亭都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栏观点

文章内容

悲情排球运动员,悲情排球运动员名字

tamoadmin 2024-05-27
1.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功臣,退役后身患绝症病逝,骨灰中有多枚钢钉,她是谁?2.日本女排美女木村纱织当年被王一梅两次扣晕,是怎么回事?3.女排功勋张蓉芳:与郎平共患

1.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功臣,退役后身患绝症病逝,骨灰中有多枚钢钉,她是谁?

2.日本女排美女木村纱织当年被王一梅两次扣晕,是怎么回事?

3.女排功勋张蓉芳:与郎平共患难,老公胡进二次出山受争议

4.韩国又一女运动员自杀身亡,该如何疏导运动员的心理问题?

悲情排球运动员,悲情排球运动员名字

十年后,很多球迷都还记得98年世锦赛,穿着绿衫的俄罗斯美女在镜头前甜甜地笑,金色短发璀璨得耀眼。对于排坛,那是一段传奇的开始。对于无数喜欢索科洛娃的球迷,那是一段无法泯灭的记忆的开端。索科洛娃现名柳波芙·基里奇,球迷喜欢昵称她为柳瑜芭。此外,她还曾经还用过莎什科娃这个名字,主要是结婚以后随丈夫姓氏的缘故。索科洛娃是在1977年12月4日出生于俄罗斯的莫斯科,现在身高1米92,擅长接应和主攻位置。从小就喜欢打排球的她,在15岁的时候,就入选莫斯科CSKA俱乐部,成为一名职业排球运动员,并在此俱乐部训练和比赛历经三个赛季。

1995年,索科洛娃转会到莫斯科的瑞西俱乐部,凭借在俄罗斯排球超级联赛中的突出表现,被俄罗斯女排主教练卡尔波利赏识,破格转会到以俄罗斯女排国家队为班底的乌拉洛奇卡俱乐部,并与著名的球星阿塔莫诺娃和高帝娜并肩作战。1996年,索科洛娃幸运的入选俄罗斯女排国家队,并以替补队员的身份参加了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6届奥运会。

年轻的索科洛娃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鲜有上场表现的机会,但是却在此期间收获了爱情。当时,尽管俄罗斯女排已经开始重点培养索科洛娃,但是爱情的力量是万能的,索科洛娃由于结婚生子,退出了1996年到1997年整整一个赛季的比赛和训练。然而,索科洛娃的这段婚姻并不美满,最后不得不以离婚收场。

1997年,索科洛娃产后复出,转会到莫拉多斯特俱乐部参加1997-1998赛季的克罗地亚女排联赛。1998年,索科洛娃又到日本征战女排联赛,并随后再次入选俄罗斯女排国家队,被主教练卡尔波利委以重任担当主力副攻。当时,索科洛娃在三号位的半高球、近体快、时间差和二号位高点背飞战术,辅以大力跳发球和后排进攻手段,彻底丰富了俄罗斯女排的技战术打法,因此随即成为国家队的战术核心,并先后在瑞士女排精英赛和女排世界锦标赛上崭露头角。本年度是索科洛娃开始丰收的时节,她先是在瑞士女排精英赛上荣获最佳扣球手,并随后在大冠军杯的比赛中夺得最佳得分手。

1999年,索科洛娃重新回归乌拉洛奇卡俱乐部效力。当年的瑞士女排精英赛和世界女排大奖赛,8号阿塔莫诺娃因为伤病没有归队,5号索科洛娃便临时顶替出任主攻位置,并在强攻、一传和防守环节表现突出。随后,主教练卡尔波利根据索科洛娃一传稳定、防守卡位准确、两翼前后排进攻犀利的特点,将她从主力副攻位置大胆调整到接应位置,并将原主力接应2号莫洛佐娃改打自由人,让3号贝利科娃出任主力副攻。

1999女排世界杯,索科洛娃一人荣获最佳扣球、最佳一传奖项,并且在发球、扣球、拦网、一传和防守环节全部进入技术统计的前十名。同年,索科洛娃还获得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冠军和欧洲女排锦标赛的冠军。进入2000年,索科洛娃先是在瑞士女排精英赛夺得亚军,并获得最佳扣球奖;随后分别在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和悉尼奥运会上夺得亚军,并成为世界女排大奖赛的最有价值球员。索科洛娃从副攻位置彻底转战到接应位置的这一改变,成为她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里程碑。

俄罗斯女排主教练卡尔波利曾经如此评价他的两个爱徒:阿塔莫诺娃是俄罗斯女排的精神领袖,而索科洛娃则是俄罗斯女排的战术核心。球场上总是激情洋溢着笑容的索科洛娃,在生活中同样人缘颇佳,阿塔莫诺娃、高蒂娜和加莫娃都是她亲密的闺中好友。

2001年瑞士女排锦标赛,索科洛娃在阿塔莫诺娃和高蒂娜缺阵的情况下,带领俄罗斯女排战胜了刚刚组队不久的中国女排,并再次获得最佳扣球手。此后,索科洛娃还获得该年度欧洲女排锦标赛冠军,并夺得最佳发球奖和最佳一传奖。

索科洛娃不像阿塔莫诺娃和加莫娃那样,从小就在乌拉洛奇卡俱乐部里训练,加上卡尔波利一直很宠爱她,所以索科洛娃相比阿塔莫诺娃有着小姑娘般的任性。2001年底,索科洛娃向主教练卡尔波利提出休假一年的请求,但是卡尔波利出于俄罗斯女排刚刚经历调整,需要索科洛娃帮忙稳定过渡,同时又担心一年的休假会荒废索科洛娃现有的巅峰状态,因此回绝了她。随后,索科洛娃以“怀孕”为借口,最终打动了卡尔波利,得到了假期的批准。

但是,俄罗斯排协随后发现,索科洛娃私自转战到艾扎茨拜斯俱乐部,参加土耳其的排球联赛,这让俄罗斯排协大为恼火,随即将索科洛娃开除出俄罗斯女排国家队,并上报国际排联给予禁赛。这样,索科洛娃就为了爱情,离开了俄罗斯女排,远走土耳其,嫁给了她现任的丈夫,并自动获得土耳其国籍。LIOUBOV在俄语里是“爱”的意思,不知道这是否契合这个真性真情女子为爱不顾一切的牺牲和放弃。

在备战2002年世界锦标赛的关键时期,索科洛娃的出走令俄罗斯女排大受打击。由于出任主力副攻的3号贝利科娃只会三号位的近体快进攻,不会二号位背飞战术,无法在二号位进行牵扯,而顶替索科洛娃的14号普罗尼迪科娃尽管在一传和防守环节,可以尽最大努力进行弥补,但是由于绝对进攻能力的缺失,无法在两翼进行策动。所以,俄罗斯女排在2002年女排世锦赛上,从前排多点进攻再次退化到高举高打的简单策略,因此在半决赛中惨遭美国女排淘汰出局。

2002-2003赛季,索科洛娃到意大利的A1联赛发展,加盟贝尔加莫俱乐部。2003年,俄罗斯女排由于灵魂球星阿塔莫诺娃再次出现严重伤病,致使俄罗斯女排在世界杯预选赛上未能出线。此时,“咆哮”主帅卡尔波利终于低下高傲的头,主动与索科洛娃联系,希望索科洛娃以国家利益为重,在困难时期帮助俄罗斯女排摆脱颓势。在国际排联主席阿科斯塔的亲自斡旋下,索科洛娃才及时解决国籍问题,从土耳其重返俄罗斯参加奥运会。不过此时,卡尔波利出于俄罗斯女排整体战术需要的安排,让索科洛娃出任曾经客串过的主攻位置,顶替阿塔莫诺娃的空缺。由此,索科洛娃彻底实现了从副攻到接应,最后到主攻的天才转变。

在2006年女排世锦赛中,俄罗斯女排气势如虹的以3-2险胜巴西女排夺得冠军。索科洛娃也因此被评为“2006年欧洲最佳球员”的荣誉称号。多年夙愿一朝得偿,莫斯科没有眼泪。

08年8月19号,俄罗斯女排在奥运会四分之一决赛中负于中国队,无缘四强。这是她们96年以后在奥运会上取得得最糟糕战绩。曾经的世纪接应索科洛娃用一种悲情的方式向喜爱支持她多年的球迷告别。这不仅是她的告别,也是她多年挚友高蒂娜和阿塔莫诺娃的告别。曾经的四驾马车在历经风雨之后不完美地谢幕,却留给球迷完美的纪念。

唯一的索科洛娃,永远的排球女皇。说告别不说再见。

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功臣,退役后身患绝症病逝,骨灰中有多枚钢钉,她是谁?

美国女排名将海曼死于马凡氏综合征引发的心血管疾病,阿特-海曼是一名难得的排球选手,她对美国排坛乃至世界排坛都作出了贡献。在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中,海曼获得最佳运动员和最佳扣球奖。1984年奥运会后,海曼去了日本大荣队打球。

1986年1月24日海曼在球场上突然倒下,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心脏停止跳动,经诊断,海曼有可能死于马凡氏综合征引发的心血管疾病,由于海曼是运动员,臂展较长属正常。

扩展资料

人物生平:

少年时代海曼生活在加利福尼亚的罗格伍德,从小就喜欢田径、篮球。到了初中时,她的姐姐苏珊就告诉她有一项运动她肯定喜欢,结果从那天起,海曼就和排球结成了终生伴侣。她把自己的希望、前途都寄托在排球事业上。

几年后,海曼便成为了全美最优秀的女排选手。当时美国还没有国家队,在世界排坛上默默无闻,且没有固定的教练。1972年,美国女排在奥运会预选赛上被淘汰。1974年美国排协决定成立国家队,海曼当然入选,在教练塞林格的指点和海曼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海曼的技术渐渐成熟。

百度百科——海曼

日本女排美女木村纱织当年被王一梅两次扣晕,是怎么回事?

“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

人类保持健康长寿的最重要秘诀之一,就是不要停止运动。尽管对于大部分喜好待在空调房里的人而言,挥洒汗水是一件没有必要的辛苦事情,但是自己的身体终究只能自己负责。长时间的疏忽和放纵,损害的只有自己不堪重负的身体。而运动,是从古至今,经久不衰的一项国民热事。君子六艺里,礼、乐、射、御、书、数,三分之一的内容都和运动有关,可见古人对运动的热忱。可惜这样的盛景在鸦片入侵后,从此不存在,多出的是那些在卧榻上吞云吐雾,醉生梦死的烟客们。

东亚病夫的称号由此得之,西方国家更是在尝到接连的胜仗后,对中国无比的鄙夷和轻视,都在想着要如何瓜分中国。国家危急存亡,运动更是无人问津,更不用说体育赛事,无人想参加,也无人能参加。就是在这样的深渊里,中国挣扎而出,一朝改天换地,一切都迎来了新生,包括体育也得到了进步。此后在体育运动上,中国一举成为了其他国家仰望的存在。可惜,为之付出努力的运动员们,在背后付出的代价不可不谓之惨烈。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功臣,退役后身患绝症病逝,骨灰中有多枚钢钉。那么她到底是谁呢?

中国女排的丰功伟绩

说到中国最有优势的体育运动项目,那一定非乒乓球和排球莫属了,前者自不必多说,在每次比赛场上,几乎决赛都是中国队伍的内部赛,让民众对于冠军到底花落谁家,一点也不期待。排球则经过了波澜壮阔的跌宕起伏,曾经踏足顶峰,却有衰败落后,直到奋起直追,中国排球,尤其是女子排球的演变史,像极了一部中国历史。女子排球队伍是在1972年由国家体委组建,在选拔了全国各地的选手后,训练也正式开始。

此后直到1981年,中国队才第一次崭露头角,在日本举办的第三届世界杯上,以七战七胜的好成绩夺得冠军,这也是女子排球第一次被世界所认知。此后队伍一路披荆斩棘,第二年就拿下了第九届女子排球锦标赛的冠军,甚至在1984年,击败美国队这个劲敌,拿下奥运会冠军,实现三连冠的荣誉。随后在1985年和1986年两次比赛上,女子排球实现了五连冠的优秀成绩,成功成为了他国闻风丧胆的存在。

台下十年功

而在这些比赛上付出良多的,就是这些女排运动员们,她们不畏惧伤痛,更不计较个人利益的事,一心所想就是拿下冠军。陈招娣就是她们的一员,这位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大功臣,却在退役后遭受伤痛,身患绝症最终病逝。她在1976年初次上场比赛后,就把自己几乎全部奉献给了排球,不管是平日的训练还是正式的比赛,陈招娣从来都是全力以赴,务必认真。但恰好就是这份认真,才带给了她一身的伤痛,这或许就是冠军背后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吧。

出生在浙江的陈招娣,从小就擅长运动,活泼好动的她对于运动有无限热情,相比之下,她的文化课稍微有些落后。为了陈招娣的光明未来,她的家里人在深思熟虑后,最终做出了把她送去学习体育的决定,就是这个决定,改变了陈招娣的一生。

在她17岁的时候,同龄人都还在校园里读书,为了未来而迷惘之际,她已经开始大量枯燥重复的排球训练,按部就班的根据规定完成任务,每天都是机械性的,即便如此,她依旧乐在其中。只要肯用心做一件事情,那么在千锤百炼后,奇迹自然就出现了,当然这也需要一点天分的辅助。而陈招娣,就是一位有天分又肯努力的人,在日以继夜的训练下,她的排球实力大涨,但是始终没有被派上赛场。

直到1976年,她才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比赛,结果第一场赛事,她就遭遇了来势汹汹的日本队伍。当时的排球队伍里,日本队绝对是实力强劲的对手,实力可以排进所有队伍的前三名之中。陈招娣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有畏惧强大的日本队,尽管知道这会是一场苦战,她依旧没有退缩,和队友一起,开始了这一场注定艰难的比赛。结果无疑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在一次对方的扣杀下,高速旋转的排球笔直地朝着陈招娣飞奔而来,重重打在了她曾经的旧伤部位,伤上加伤的痛楚,剧烈席卷了她。陈招娣也不得不离开赛场,被送往了医院紧急救治。

作为一名运动员,受伤早就成为了常态,就算是平日的训练中,都会因为运动过量而落下伤病,陈招娣此前在训练中,就已经遭受严重损伤,这一次的旧伤部位还遭此重击,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但在医生的救治下,陈招娣也不愿意自己的排球运动生涯就此停止,在休养了两个月后,陈招娣再次回到了赛场,继续活跃在比赛中,仿佛当初的重伤从未存在。

千锤百炼才会收获成功

陈招娣不服输的大无畏精神,让她成为了许多人的偶像,就连当时的媒体记者,也对这位运动员肃然起敬,敬称她为“独臂将军。”此后回归赛场的陈招娣,继续奋斗在自己喜爱的排球上,作为女子排球队的一员,为中国取得了五连冠的好成绩,也让女子排球的名号发扬光大。可惜她也为了落得一身伤病,在1981年的比赛上,再次遭遇日本队的陈招娣又被重伤,这一次她连站直都无法做到。尽管最后获得了胜利,她也被队友背上了领奖台,拿到了属于自己的荣誉。

都说“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陈招娣用自己的一生贯彻了这句话,在为体育献身的道路上,她从未后悔。此后她也从排球队退役,成为了一名教练,继续为了排球事业发光发热。可惜这样一位运动员,却检查出了癌症,在2003年病中去世,享年58岁。当家里人把陈招娣火化后,看着骨灰都不自觉地落下泪来。在骨灰里,竟然有多枚钢钉存在。很难相信陈招娣就是带着这些钢钉奋战在赛场上,她取得了许多胜利,却是用自己的身体作为代价换来的,实在是令人敬佩。

可惜女子排球队也没有一帆风顺的走下去,在1987年,由于教练的卸任,以及前队友的退役,全新的队伍实力骤减,也导致此后的比赛成绩一直不好。直到在1995年以后,郎平教练的上任,才给女子排球带去了新生。在1996年,队伍终于斩获亚军头衔,而这也足以让众人欢欣鼓舞。在2019年,女排更是战胜塞尔维亚队,拿下冠军,久别重逢的冠军,让所有的中国人都为之激动。

结语

其实除了女子排球运动员之外,几乎所有的运动员们,要想收获成功,那不得不付出汗水和努力,过量的运动其实很容易带来伤痛,但是他们也得咬牙坚持,在收获荣誉的那一刻,一切都是值得的。这也正是鼓励了众多民众的女排精神,不抛弃和不放弃的坚持,正是在这样精神鼓励下,中国才能在短短71年的时间里就飞跃到了如今的地位,而不是一直沉默的落后里。即便时间流转,英雄都是永垂不朽的,人们会始终铭记他们,永远的悼念感怀,这些辛苦付出的英雄们。

女排功勋张蓉芳:与郎平共患难,老公胡进二次出山受争议

那是分别在2008年的女排大奖赛和2011年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对阵日本女排,当时中国女排的“重炮手”王一梅两次将日本女排第一美女兼队长木村纱织扣晕,特别是第二次,木村纱织在赛后确认为脑震荡。同样的人、同样的事件,再加上木村纱织在日本和中国拥有的超高人气,因此这件事就成为大家广为热议的话题。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两次木村纱织被王一梅扣晕的经过:

第一次,08年女排大奖赛,王一梅扣球砸到木村纱织

在2008年的女排大奖赛上,中国女排对阵日本女排,比赛中,当时中国女排的主攻手王一梅在比赛中打出了一记大力扣球,然而,不凑巧的是,这个球刚好打中了对方日本女排的当家球星木村纱织的头部。

被打中头部后的木村纱织顺势倒地,而且长时间没有缓过来,一直用手捂着头部,可见这次被王一梅的大力扣球砸中还是非常疼的。而且在被砸中倒地时的木村纱织因为剧烈的疼痛,不自禁地哭了起来,让人看着确实非常心疼。

赛后日本媒体大肆报道此事,甚至做了很多实验,并通过科学测验,王一梅当时的扣球速度达到了89公里/小时,扣球的力量在150Kg左右,也就是说,木村纱织当时头部遭受了大约150Kg的力量撞击,所以也难怪她疼得哭了起来,久久无法恢复比赛。

第二次,11年女排世界杯,王一梅再次扣晕木村纱织,赛后木村纱织被确诊脑震荡

同样的事情居然发生了两次,确实也让我们这些看客们感到不可思议。继2008年的这次扣晕后,没想到,在2011年的女排世界杯上,同样的剧情再次上演。

比赛中,王一梅几乎复制了2008年的那次扣球,再次直接将球扣到了木村纱织的头上,不知道王一梅是不是故意的,瞄着木村纱织的头部扣球的。总之,再次将木村纱织扣晕,也让王一梅和木村纱织再次成为了排球迷赛后讨论的头条。

给人的感觉是,这一次王一梅的扣球力度比上一次还要大,而木村纱织也同样倒地不起,并且在赛后确诊为轻微脑震荡,确实让人感叹不可思议。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两位当事人,在那个时候,无论是王一梅还是木村纱织都是两国排球迷非常喜爱的运动员,他们也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王一梅:身体健壮,是中国女排的重炮手

王一梅出生于1988年,作为排球队员,可以说出道非常早,年少成名。在她15岁时,就因为力量巨大的扣球而闻名,并获得了亚洲少女排球锦标赛“最有价值球员”称号。

其实王一梅赶上了好时代,但是没有赶在中国女排的最好时代。王一梅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力球员,球队的主要得分点,自然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但是无奈,那个时期的中国女排是低谷期,在各项大赛上很长时间没有获得过冠军了。

可以说,当时中国女排正是因为有了王一梅的存在,所以才不至于在国际大赛中输得那么惨,也是王一梅的出现,让中国女排的球迷们在女排的最低谷期有了期待崛起的希望。但是王一梅最终没有给大家带来想要的结果,当然这不能只怪王一梅一人,女排整体实力的下滑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王一梅算是比较悲情的了,她曾经是中国女排甚至是世界女排的第一重炮主攻,但在她的职业生涯里,还没有获得过一次世界大赛的冠军,确实让人觉得有点可惜。但是王一梅巅峰时期的大力重扣,不仅让世界名帅以及对手对她无可奈何又心惊胆颤,也一直会留在中国女排的历史上的。

木村纱织:颜值盖过实力,日本女排的传奇人物

说起木村纱织,球迷们似乎不太关注她的球技,反而更多的关注她的颜值。确实,木村纱织长相甜美可爱,一条大长腿加上完美的身材,在她辉煌的时期,俘获了大批的粉丝。

木村纱织在日本却有着超高的人气,她与福原爱一起被称为两大国宝级体育人物,除了出色的球技外,木村纱织还有一个特别大的优点就是:可爱!

当年木村纱织作为日本女排的场上队长,可谓红极一时,除了凭借着出色的技术和实力在日本女排立足,而且依靠精致的面容和完美的身材深受很多球迷的喜爱,以致于很多日本排球迷们都将木村纱织当作自己的偶像。

木村纱织凭借着超高的人气及实力,一度是日本女排最受欢迎的球员,她也是目前日本女排最高年薪记录的保持者,巅峰时期年薪高达上亿日元。而且她的性格活泼,对待任何人总是笑脸相迎,也偶尔参加综艺节目,在节目中没有任何架子,也经常逗观众大笑。正因为如此受欢迎,木村纱织的商业代言合同也价格不菲。

其实,除了在日本外,木村纱织在中国也是非常受欢迎的,当然,这其中球技仅仅是一小部分原因,很大程度上还是她的傲人身材加上邻家姐姐般的气质吸引了大家的关注。

韩国又一女运动员自杀身亡,该如何疏导运动员的心理问题?

众所周知,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女排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很多荣誉和辉煌,不仅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五连冠,更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女性的伟大。

能够取得这一成就,当然离不开每一位女排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付出。

很多人只知道郎平的名气很大、实力很强,但是还有一位女排运动员的技巧甚至比郎平还要强,就是张蓉芳。

她不仅在运动员期间给女排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担任国家队主教练的时候也取得了很多成就。

但是她也有一些争议,因为在当时为了让自己的老公胡进上位,曾把郎平逼退位,导致郎指导只能远赴美国。

今天笔者就给大家讲述一下张蓉芳的运动员期间的奋斗史,和胡进的爱情故事,以及与郎平远走他乡到底有什么关系。

1957年4月15日,张蓉芳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祖籍是河南省新蔡县的,和笔者是一个地方的。

张蓉芳自小的时候,就像一个男孩子一样,不断地爬高走低,也经常和男孩子一起打架,那些男孩子还打不过她。

这种冲劲确实是很多女孩子从小所不拥有的,原本从小有着当兵的念头,能够保家卫国。

在她14岁的时候,她偶然看到别人在排球场打球,于是她对排球起了兴趣,想要进入专业的球队去训练。

于是,她就只身一人跑到了成都市的排球队,向当时的教练毛遂自荐。

教练也非常欣赏她这种我行我素的性格,这种调教好了一定是一个好苗子。

果然不出教练所料,虽然她在球队中的年龄最小,身高也是最矮的,但是她是掌握所有技巧最快的。

在短短三个月的正规训练中,她就掌握了发球、垫球、扣球、传球等一系列技术,而且她擅于思考,能够很快地抓住对手的弱点。

从接触排球六个月的时候,她就能打正规的排球比赛了,不足一年的时候,她就在四川省的青年队担任主力。

可见她的排球天赋是其他人所不能比的,而且她自己也敢卖力气,肯下功夫。

因为排球运动员大多是高个子,作为矮个子的张蓉芳就需要动脑筋,将这种劣势转化为优势。

她就经常在训练馆加练,观看一些高个子打球、扣球的技巧和方式,另一方面她要把自己个子小灵活度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就是利用速度做好防守。

1976年,他的努力和实力终于获得国家队教练的认可,被选进了国家集训队,备战世界大赛。

因为她的技术全面,身体素质比较好,非常善于主攻和接应二传,而且她打的球路比较刁钻,关键时刻头脑非常冷静。

但是她也承受过很大的打击,就是很多人都吐槽她个子太矮,没有太大的发展前途,甚至产生过退役的念头。

身边的教练和队友都在激励她,她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优点,决定证明给这些质疑自己的人看。

在1981年世界杯上,张蓉芳与队友郎平、陈招娣、孙晋芳等人一起过五关斩六将,豪取五连胜夺得世界冠军。

其实在当时张蓉芳的脚踝严重扭伤,但是她并没有少打一分钟,最后一场比赛结束以后,她的脚已经肿得像猪蹄一样。

也正是中国女排每一位运动员的顽强斗志,才组成强大的、无坚不摧的女排精神。

之后她在1982年的女排世界锦标赛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以主力的身份,带领中国女排夺冠。

从此再也没有人质疑她的身高了,而且在当时,对手除了怕郎平以外,最怕的就是“怪球手”张蓉芳。

实现三连冠的伟业以后,张蓉芳便选择退役,并且准备与胡进一起走进婚姻的殿堂。

就在他们准备办婚礼的时候,世界杯的任务打乱了二人的计划,因为胡进被任命为中国女排的助理教练。

为了顾全大局,带领中国女排冲击三连冠,胡进把重心放在了执教方面,两人的婚期也只能延后。

夺得四连冠以后,二人如愿地举办了婚礼,随之重任也落在二人的肩上。

由于队伍中的很多老队员退役,中国女排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

为了更好地统领球队,管理层任命张蓉芳为女排新一任主帅,任命其丈夫为中国青年女排的主教练。

就在这关键当头,30岁的张蓉芳检查出已经怀孕数月,作为高龄孕妇,又面对着三个月后的世锦赛,压力倍增。

这种挑战比以往每次都大,好在当时身旁有郎平的陪伴和配合,在两个人的努力之下,中国女排在1986年世锦赛中夺得冠军,成就了中国女排五连冠的辉煌。

卸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以后,张蓉芳又担任了国家 体育 总局的领导,在她的支持下让胡进接过了国家队的教鞭。

但是成绩并不是非常理想,于是胡进的执教生涯只能终结,而接替国家队主帅的正是曾经的队友郎平。

其实在郎平的带领下,中国女排已经渐入佳境,慢慢地从失败的阴霾中走了出来。

在郎指导的带领下,1995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中获得第三名,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和1998年世锦赛中都获得了亚军。

虽然说没有夺得冠军,但是总体的实力可以说再次回到了世界的第一阵营,但是没夺冠确实是一种失败,对于中国女排来说。

就是因为没夺冠,让中国女排的管理层有所不满,在多方讨论之下,决定把郎平换掉。

其实郎平非常不甘心,因为她觉得自己是有能力把中国女排再次带到世界之巅的位置上的。

奈何遇到排挤,只能含泪离职,为了更好地归来也只能选择去美国找寻实战机会。

而接替郎平的正是张蓉芳的老公胡进,也是他的第二次出山,原本以为胡进能够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中冲击冠军,但是却只取得了第5名的成绩,

2015年,张蓉芳因病辞职了在排管中心的领导,正式退休。

不论是作为运动员还是教练员,张蓉芳都是拿到世界冠军的功臣,她对于中国女排的贡献是任何人也抹不掉的。

从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有她,才成就了中国女排“五连冠”的辉煌和巅峰,虽然在有些地方存在争议,但是还是值得所有人尊重的英雄。

希望她能够和胡进有着一个完美并且幸福的家庭,也希望她的退休生活能够一直幸福和快乐。

韩国排球女运动员高友敏在家中自杀身亡,年仅25岁,在花一样的年纪,选择结束生命,令人叹息不已,这是一个月来韩国体育界第二起自杀事件。

近些年韩国体坛和影视艺人接连被曝自尽,与韩国的社会生态环境有关,比如高友敏自杀的原因是遭到了行业欺凌和网络暴力。

高友敏是韩国排球界的优秀选手,效力于韩国女排联赛现代俱乐部,本来前途大好,但是,今年韩国排球队进行重组,高友敏在球队内的位置变更,变更后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引起队友不满和很多网友失望,最终变成指责辱骂甚至恶意攻击,这给高友敏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为了逃避网络暴力,在没有告知上级的情况下,高友敏擅自退队。她不遵守纪律的行为,又招来一片斥责。巨大压力,终于让这位25岁的姑娘走上一条不归路。

高友敏心理软弱、抗外界干扰不强是导致其自杀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与政策和制度有关。换句话说,高友敏自杀一半责任,与韩国的体坛顽疾有关。

在韩国,体育界只注重运动员奖牌和成绩,其背后制定着极其严格的训练制度,只要能逼迫运动员得到奖牌,取得好成绩,用什么手段无所谓,包括教练虐待运动员加暴力行为。这也是高友敏遭遇网络暴力、无法解脱的主要因素,试想,周围一片谩骂指责之声,教练和家人都不理解自己的苦处,一个25岁的女人不堪受辱,能怎么办?高友敏的遭遇,和崔淑贤几乎一样。22岁的韩国运动员崔淑贤在7月初自尽于宿舍,自杀前,她将自己的死因告知家人?妈妈,请让世界知道他们犯下的罪行?。

经过调查,崔淑贤在训练生活中长期遭受教练、队医队友的歧视和虐待,几乎已经涉嫌欺凌,无处发泄的崔淑贤只能以死寻求解脱。

这件事引起韩国政府注意,青瓦台宣布成立特别调查组,介入韩国体育界暴力事件调查,这对韩国运动员是一个好消息,但是仅仅调查死因是不够的,要想杜绝自杀事件,必须从根本上消除韩国体育界长期存在的歧视弱者和虐待现象,也就是说,需要改变韩国体育制度,让教练和运动员和睦相处,成为一个大家庭。同时,做一些正面宣传,敦促社会网民都来关心和爱护体育健儿,呵护他们工作训练和生活社交,而并非一味地苛求他们的成绩和奖牌。只有全社会都理解和包容运动员,他们才能够健康的工作和训练,和谐环境,与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关系极深。韩国中央大学体育科学教授徐正勋向媒体表达了类似观点,根据韩国现状分析,韩国体坛的黑暗面短时间恐难消除。和韩国演艺界存在的性骚扰一样,这几乎已经成为韩国的行业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