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都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赛程预告

文章内容

nba每个赛季用过的篮球-nba每个赛季用过的篮球明星

tamoadmin 2024-09-13
1.如何挑选篮球?2.NBA规则的历程是怎样的?3.小牛总冠军(NBA篮球赛季)4.NBA官方用球究竟是不是袋鼠皮制作的?5.NBA里面 PPG RPG APG

1.如何挑选篮球?

2.NBA规则的历程是怎样的?

3.小牛总冠军(NBA篮球赛季)

4.NBA官方用球究竟是不是袋鼠皮制作的?

5.NBA里面 PPG RPG APG SPG BPG 是什么意思

如何挑选篮球?

nba每个赛季用过的篮球-nba每个赛季用过的篮球明星

篮球类型分类:

一、国际比赛用球

1.成人男子比赛用球:7号篮球

2.成人女子比赛用球:6号篮球

3.青少年比赛用球:5号篮球

4.儿童比赛用球:3号篮球

5.成人男子3V3比赛用球:6号球(7号球重量)

篮球的种类:

篮球结构:内胆+缠纱+橡胶中胎+外层表皮+气嘴

内胆:即球胆,是篮球的心脏,在篮球的最里层,由黑色橡胶制成

缠纱:在球的内胆表面均匀地缠绕一条篮球专用尼龙丝,对球胆形成像蚕茧一样的保护层,但不是每种篮球都采用此工艺的,许多低档次篮球就不缠丝,而用纱布代替;

3.中胎:内胆和表皮之间的支撑结构,由橡胶制成,篮球的结构形状及筋沟的颜色都是在此处实现(普通中胎,发泡中胎,加重中胎)

表皮:最直接了解篮球手感,分为橡胶、合成皮(超细强力纤维、PU、PVC等)、真皮三大类

篮球材质的三大类 介绍:

真皮篮球(通常是以上等黄牛皮制作的篮球)

人造革、合成革、再生革,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PU、吸湿PU、PVC、超纤等。

橡胶球,一体式合成篮球,这类球通常是儿童玩具球居多。

(不推荐橡胶球,虽说耐磨便宜,表皮较硬容易搓到手,手感和pu相比也差很多,所以正规比赛通常不用橡胶篮球,如果只是随便投投球还是可以购买,注意买发泡式橡胶就好,相对手感软)

(不推荐真皮篮球,大多采用黄牛皮做球,手感属顶级,专门为正规大型赛事提供,所以篮球价格高通常上千,市面上几百块的真皮,多为假的都是用人造pu做的。而且篮球寿命并不长,属于室内专用球,室外打两下可能就毁了。。。)

大众通常选择的篮球材质都为贴面是篮球pu,这类球贴近真皮手感

pu篮球又有分位:普通pu、耐磨pu、吸湿pu、超纤pu

普通pu:

由于PU的底布是抗拉强度好的帆布PU料,PU革的物理性能要比PVC革好,耐曲折、柔软度好、抗拉强度大、具有透气性,弹性、手感会比橡胶球要好(可室内外,建议室外)

吸湿pu:

篮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它的材料和手感上,吸湿的颗粒比较大,皮料比较柔软,抓球感觉好,篮球更加粘手,运球更有感觉还有防止运动出汗太多,对持球的手感影响没有那么大。(表皮软,比较适合室内)

超纤pu:

超纤皮做工上比普通吸湿pu都要复杂,在手感上更接近真皮在耐磨度、手感、篮球寿命都优于普通和吸湿pu,这类篮球属于中高端篮球当然这类篮球价格会更加高昂一些~(手感佳,室内外皆可)

NBA规则的历程是怎样的?

历程:

NBA从46年开始至今,已经有接近70年的历史了,这么多年,出现了一个个天赋异禀的巨星,而NBA的规则也有了许多改变。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年来NBA规则的重大转变,顺序是从古到今。此文仅针对球场上的规则变化,球场外的转会或薪酬规则不会提及。如库西建立球员工会,奥斯卡罗伯特森自由转会规则,71年海伍德法案,84年伯德条款、近年的阿里纳斯条款这一类的都不会提及。

NBA出现之前的现代篮球的核心规则的确立:

1、1892年,史密斯十三条基础规则,标志着篮球这项运动的真正出现。

2、1897年,篮球的参与人数由原来的18人改变为10人。

3、1896年,确立每次投篮得分为2分。而在此之前,每次投篮是3分的。

4、1915年,允许球员在运球之后投篮。原始的规则是运球后不允许投篮,必须传球,让接球的球员投篮。

5、1936年,篮球成为奥运会项目。决赛上美国队19比8击败加拿大夺得第一枚篮球奥运金牌。

6、1937年,规定了每次得分后把球权交给对方球队。而在此之前,每次得分后都是双方在中圈重新跳球的。

7、1940年左右,三秒区建立,进攻球员不能在三秒区内呆超过三秒。

8、1944年,防守干扰球。防守干扰球规则是NBA成立之前就已经存在。出现这个规则是因为当时一位名叫鲍勃库兰的球员。这位球员身高2.13米,绰号山丘,在大学时期和乔治麦肯当过对手,但却没打过职业联赛。据说空接灌篮也是这位人兄发明的。鲍勃库兰虽然没打过职业联赛,但却曾在1948年与1952年两次带领美国队夺得奥运会篮球金牌。

然后就是NBA的时代了,1946年美国职业篮球联盟成立,确立了两项沿用至今的规则:每场比赛总共48分钟以及六犯离场。

NBA第一任主席是(当时还叫BAA)莫里斯普多诺夫

接下来我们看看那些NBA规则的重要变化。

一、1947年,禁止区域联防。篮球本来的规则就是可以联防的,但从40年代职业联盟建立时开始,为了减少进攻难度,便确立了禁止联防的规则。

二、1951~52赛季,NBA三秒第一次扩宽,由6英尺扩大到12英尺。这是为了限制NBA第一位巨人乔治麦肯的威力。

注意狭窄的三秒区,乔治麦肯篮下接球然后得分。这是6英尺宽的三秒区。

三、1954~55赛季(规则变迁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赛季)。

1、提出了24秒进攻时限规则。NBA以前的比赛由于没有24秒限制,球员为了胜利会不断的传球运球拖延时间来保持进攻优势,场面沉闷,更出现了19比18这样的历史最低得分记录。于是当时锡拉丘兹民族队(76人前身)老板丹尼比亚松提出了24秒进攻时限的规则,以此增加比赛精彩程度,挽救了当时的职业联盟。

至于为什么进攻时限是24秒,则是因为丹尼比亚松本身并不打篮球,但是他非常热爱篮球。研究过许多场比赛的boxscores之後,他发现,每一队平均每场出手投篮次数约为60次。也就是说,两队一场比赛要出手120次左右。每场球48分钟乘以60秒等於2880秒。2880秒除以120,刚好是24秒。

2、每节比赛团队犯规超过5次,对方获得罚球。

3、引入进攻犯规,并计入个人六次犯规里面。

四、张伯伦。把这个名字单列出来,是因为牵涉到这家伙的规则变更是历史最多的。

1、1956年,罚球者不允许篮球遇到篮板篮筐前脚跨过线。这里解释下,其实张伯伦应该并不是罚球时直接起跳扣篮。而是他在罚球出手篮球还没有碰到篮框前,就冲过去空接(当时的规则应该是罚球出手后人就能移动了),说穿了并不神奇。话说这也是属于进攻干扰球的一种。张伯伦在堪萨斯大学时就已经遇到敌人用规则来限制他了。当时的报纸,写着禁止张伯伦罚球时扣篮的规定。

2、进攻干扰球。为了限制张伯伦篮下的二次进攻而制定。

3、1964~65赛季,把三秒区宽度由12英尺扩大到16英尺。

上图是张伯伦早期下快攻时的情况,可以看到那时的三秒区比现在的狭窄一些。

此外,还有如不允许空接,不允许底线发球时高过篮框等限制张两万的规则,由于不太重要就不详细说了。

五、1966~67赛季,防守三秒。重新定义区域防守细则,引入防守三秒规则。早在1966~67赛季,联盟为了限制张伯伦与拉塞尔这类内线变态,便已经实行过近似于现代的防守三秒规则。这条规则直到1981~82赛季取消。

六、1976~77赛季,中线发球规则。在比赛最后两分钟,拥有球权的球队叫暂停,能选择在中线罚球。这个规则丰富了比赛最后时刻的战术安排,出现了不少经典绝杀。

七、1978~79赛季,hand-checking。允许防守方只要不阻止对方前进,是可以保持用手接触身体的。

八、1979~1980赛季,引入三分线。三分线的出现,让那些射手有了更大的价值。

九、1981~82赛季,规则变迁史上重要的一个赛季。

1、取消防守三秒规则。现在的内线能够像1966年以前那样呆在禁区不动了。像马努特波尔、马克伊顿等运动能力差但身高臂长的内线防守者直接受益。

2、非法防守规则修改细化。简单来说就是禁止包夹无球球员,防守者必须紧跟自己防守的人(注意,并不是说禁止包夹持球球员,说没有联防时代没有包夹的是球盲)。

这两条规则特别是第一条无疑是有利于内线的,或许当年联盟是为了三分线出现而补偿内线。但在此之后,确实是出现了以四大中锋为首的内线盛世。

上面是不允许联防与允许联防时防守者的站位的区别,如果按照有非法防守时代的规则,红框球员已经违例。不允许联防不等于不能包夹,但由于规定了防守者要跟紧自己的防守人,所以只能在换防时进行包夹。

规则并不是绝对的,总有球队能绕过游走在规则边缘,如活塞对付乔丹便是例子。

十、1988~89赛季,乔丹规则(并不是活塞坏孩子军团执行的那个乔丹法则)。也就是反孤立单打规则,如果进攻队在圈顶外或无球一侧放置3名或3名以上的队员,应宣判违例。由于当时乔丹的突破得分根本无法阻挡,所以公牛队的战术就是其他三个人拉开到一侧,由乔丹在另一侧单干,让能力超强的帮主强吃防守者。而许多专家指责NBA表演性质大于竞技,违背了篮球团队合作的精神。为了缓解这些指责声音,于是联盟出台了这个限制公牛队乔丹单调打法的规则,

十一、1990~91赛季。

1、恶意犯规规则。恶意犯规将被判两罚一掷。而且,通过主裁判的判断,没有明显对球犯规的意向,或者违反常规有可能导致伤病的犯规动作将导致犯规球员被驱逐出场。

如果说88~89赛季的反孤立单打规则是不利于公牛,那现在这条规则则是有利于公牛了。恶意犯规规则的出现,直接废了活塞坏孩子军团一半武功。让活塞那些脏手段不能再肆无忌惮的实施,也就是这个赛季,乔丹终于跨过了活塞。

2、特伦特塔克规则。由于1990年尼克斯VS公牛,比赛还剩0.1秒,塔克接队友马克-杰克逊发出的界外球转身投中三分,最终帮助尼克斯取胜,但赛后公牛队提出抗辩。

于是,NBA确立了如下规则:发球后球立即出界至少需要0.3秒;投篮时间至少需要0.3秒;球员在罚球中取得球权并叫暂停至少需要0.3秒;补篮至少需要0.1秒。

十二、1997~98赛季,建立合理冲撞区。规则规定在NBA的球场中,篮下以篮筐的中心为圆心,以4英尺(1.2米)为半径的半圆,此区域被称作合理冲撞区。站在圆弧线以内,只要防守队员与进攻队员有身体接触,都可能会判防守犯规。在合理冲撞区内,在对方进攻时,防守球员如果垂直跳起来不会被吹罚犯规,不跳或移动身体后起跳造成身体接触就会被吹罚防守犯规。

篮框下面那个弧线,乔丹时代没有那弧线的。这个弧线之内就是合理冲撞区。

这个规则出现,让内线站在篮下造进攻球员进攻犯规变得十分困难,有利于外线突破上篮。同时,个人觉得这个规则是有利于奥尼尔的。90年代,在篮下造奥尼尔进攻犯规是防守这头不可一世的大鲨鱼的办法之一。而出现了合理冲撞区之后,造奥尼尔进攻犯规变得困难了。当然,外线摇摆人也可以冲进去造奥尼尔防守犯规,但毕竟够胆子冲撞奥尼尔的外线还是少数……这也是后来几年奥尼尔在禁区变得更加无法防守的原因之一。

十三、背身五秒规则。1999~2000赛季,源于马克杰克逊无休止的背打,联盟禁止背打超过5秒。

十四、限制以及禁止hand-checking。

1、1994~95赛季,联盟规定只能球员背筐时只能用前臂顶防,而不能用手。

2、1999~2000赛季,规定进攻球员和防守球员均不可侵犯对方已占据的位置,防守者不得以前臂,肩膀,屁股或者手改变或阻止进攻球员的进攻路径。以抓,拍击,搂抱等方式减缓或干扰进攻球员同样视为非法。

3、2004~05赛季,完全禁止hand-checking。

完全禁止hand-checking后,联盟下赛季的平均得分、平均命中率、抢断从上赛季的93.4分,43.9%命中,7.9次抢断变成了97.2分,44.7%命中,7.5次抢断。

有handchecking与没有的区别。

十五、联防与防守三秒。

2001~2002赛季,联盟允许联防,取消非法防守规则。并重新开始引入防守三秒规则。重型内线不能像以前那样整天呆在禁区了。

其实联防和不允许防守三秒是相互制衡的。联防是为了加强防守外线突破,但由于有防守三秒的规则,禁区被放空,让球员突入被重型内线封盖的几率降低。但是,因为与其同时又禁止hand-checking,应该认为现在的规则对于突破能力强的外线的限制是比以前的时代变小的。也是因为如此,大量运动能力强的小个子球员出现,也就是现在的控卫盛世了。而对于内线,联防下的包夹让他们在内线狭小空间显得更加挣扎,也是内线攻击力弱化的重要原因。

十六、2006~07赛季,零容忍规则。NBA球员现时在场上要当一个乖宝宝了,因为若他们向裁判抱怨,则会被判技术犯规

十七、2009~10赛季,走两步规则。允许球员在接球后走两步。很多人用这个规则来黑詹姆斯,其实是有失偏颇的。詹姆斯早期的确是走步比较多,但基本上都是持球突破时发生的。接球后允许走两步对詹姆斯或其他球员的有利程度是差不多的。

总结,其实在NBA发展过程中,规则的变化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像是防守三秒对内线的影响。第一次实行防守三秒规则,让大个子不能随意伫立在禁区,是1967年。带来的后果是除了摩西马龙这个异数外,70年代早期~80年代早期内线巨星的整体质量比60年代成长的张伯伦、拉塞尔、瑟蒙德、威利斯里德、天钩这一批要差一个档次。直到81年取消防守三秒,接着80年代到90年代出现以四大中锋为首的优质大个子喷涌。然后2001年再度实施防守三秒等有利于小个子突破的规则,便是现在的大个子内线凋零,控卫盛世。规则的威力可见一斑……

小牛总冠军(NBA篮球赛季)

小牛队成立于1980年,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小牛队是一支拥有着悠久历史和辉煌战绩的NBA球队,曾经拥有过许多NBA巨星,如史蒂夫·纳什、迈克尔·芬利、杰森·基德等。

2010-2011赛季

2010-2011赛季,小牛队的表现非常出色,他们在常规赛中取得了57胜25负的战绩,排名西部第三。在季后赛中,小牛队先后淘汰了开拓者、湖人和雷霆,杀入总决赛。

总决赛

在总决赛中,小牛队对阵迈阿密热火队,这是一场备受瞩目的比赛。小牛队在前三场比赛中以2-1领先,但是在第四场比赛中,他们输掉了比赛,比分为86-88。第五场比赛,小牛队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们在主场以112-103战胜了热火队,将比分改写为3-2。在第六场比赛中,小牛队在客场以105-95战胜了热火队,最终以4-2的总比分夺得了总冠军。

夺冠阵容

小牛队的夺冠阵容包括德克·诺维茨基、贾森·泰瑞、肖恩·马里昂、泰森·钱德勒、JJ·巴里亚等球员。其中,德克·诺维茨基是小牛队的核心球员,他在总决赛中表现出色,被评为总决赛MVP。

夺冠意义

小牛队的夺冠不仅仅是一场胜利,更是一种精神的胜利。在这支球队中,每个人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着,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为球队赢得了荣誉。小牛队的夺冠也向世人展示了一种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这种精神将会激励更多的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结尾

小牛总冠军的背后是一支拥有着悠久历史和辉煌战绩的NBA球队,更是一个充满着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的集体。这支球队的成功,不仅是球员们的努力,更是教练、管理层、球迷们的支持和鼓励。小牛总冠军的胜利,将会激励更多的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团队争取荣誉。

NBA官方用球究竟是不是袋鼠皮制作的?

篮球赛场上的器具最重要的就是篮球和篮筐了,而NBA的比赛用球非常讲究,每一道工序都至关重要,至少我们没有听说过哪一位球星因为扣篮将篮球砸爆过,可能更多损坏的还是篮板和篮筐。最近,NBA官方宣布终止与斯伯丁的合作,斯伯丁将退出历史舞台,那么作为与NBA官方合作的比赛用球,斯伯丁篮球的表面究竟用的是不是袋鼠皮呢?

斯伯丁篮球的质量非常好,曾经有一张照片流出,在詹姆斯的大力扣篮下,篮球砸在篮筐的边缘变了形,出现一道深深地凹痕。不过这张照片是抓拍,下一秒篮球就恢复原样了。由此可见斯伯丁篮球的皮革弹性非常好,也非常耐用。

中国前国家队队员王治郅曾经说他在NBA的时候,比赛用球是袋鼠皮。这也是国内普遍认为斯伯丁的皮面材质是袋鼠皮的由来,不过这可能是个误会,因为斯伯丁篮球与NBA合作的比赛用球都是用黄牛皮制成的,所以并不是用的袋鼠皮。黄牛皮有非常好的弹性和吸汗作用,对于在场上奔跑的球员来说,吸汗防滑作用非常的重要。而袋鼠皮偏软,更适用于做成足球。

近日,NBA官方宣布将在2021—2022赛季使用威尔胜篮球,斯伯丁篮球将退出NBA的舞台。自1946年NBA雏形成立,到1983年宣布不再使用威尔胜篮球,之间经过了37年,如今又是37年的时间,斯伯丁将位置还给了威尔胜。不得不说,缘分有时就是这么奇妙。

虽然有多名球星表示并不想更换比赛用球,但是也没有动摇NBA官方的决定,近年来NBA的收入有所下滑,威尔胜相比较斯伯丁价格更加便宜,NBA选择威尔胜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希望球星们在下赛季更换比赛用球后能尽快培养手感,度过适应期,为球迷奉献精彩的比赛。

NBA里面 PPG RPG APG SPG BPG 是什么意思

1、PPG:场均得分

2、RPG:场均篮板

ORPG=offensive rebounds per game,平均每场前场篮板

DRPG=defensive rebounds per game,平均每场后场篮板

3、APG:场均助攻

4、SPG:场均抢断

5、BPG:场均盖帽

PG=per game每场、场均

P:得分 ? R:篮板 A:助攻 ? S:抢断 ? B:盖帽

扩展资料:

从总体上看,NBA的赛程安排分为夏季联赛、季前赛、常规赛、季后赛和总决赛。季前赛无特定主客场,常规赛采用主客场制,季后赛和总决赛采用七场四胜制的淘汰制。

季前赛

NBA季前赛是NBA各支队伍的热身赛,因为在每个赛季结束后,每支球队在阵容上都有相当大的变化,为了让各队磨合阵容,熟悉各自球队的打法,确定各队新赛季的比赛阵容、同时也能增进队员、教练员之间的沟通,所以在每个赛季开始之前,NBA就举办若干场季前赛,使他们能以比较好的状态投入到漫长的常规赛的比赛当中。为了扩大NBA在全球的影响,季前赛有约三分之一的球队在美国以外的国家举办。

常规赛

NBA常规赛从每年的10月底的第一个星期二开锣,到次年的4月20日左右结束。在这期间,30支球队总共要进行1189场常规赛,每支球队要打满82场比赛,主客场各占一半。季后赛从4月下旬开始进行,直到6月中旬决出总冠军为止。

NBA分为东西两个联盟,每个联盟各有三个赛区。在常规赛中每支球队与同一赛区的球队要打四场,与同一联盟不同赛区的球队打三到四场,与另一联盟的球队打两场。一个赛季每支球队在自己的主场至少与其它29支球队进行一次交锋。

常规赛的赛程比较紧凑,球队在每个星期有三到四场比赛,而且每个赛季都有不同程度的“背靠背作赛”、连续客场作赛等难度赛程。在常规赛中,有两个日子的比赛是NBA联盟经过精心安排的,那就是第一天的揭幕战和圣诞节的圣诞大战。在这两个特殊的日子里,联盟往往会刻意安排最具人气的球星之间进行对垒,以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的眼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