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田径运动员选材,小学田径队选人
1.田径运动员10岁选材分值
2.短跑运动员选材注意哪些
3.短跑与长跑运动员选材时分别会看运动员哪些方面的身体条件?
4.优秀的田径运动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适合练短跑的人:
一、身体形态
短跑运动员的形态外观一般是中等或以上身材,肌肉发达且成束形,皮下脂肪较少;下肢较长,大腿比小腿稍短;踝围细,跟踺长且扁平、清晰;脚趾齐且较短,趾关节较坚固。根据短跑技术对身体形态的要求,提出以下指标。
1、身高?
身体整体比例,下体要明显长于上肢,比例最好是6:4。
对短跑成绩没有实质性影响,不同身高的运动员在短跑中均能取得好成绩。但从总体看,高水平的运动员大多是身材较高者。根据国内外资料,《田径教学训练大纲》提出以下身高标准:男子100米、200米运动员为175±5厘米,男子400米运动员为180±5厘米;女子100米、200米运动员为165±5厘米,女子400米运动员为170±5厘米,并对各阶段选材应达到的身高提出了相应要求。对有特殊才能的矮个子运动员也不可忽视。
2、大、小腿
大腿越短越好,这样跑起来大腿的做功半径就小,频率自然就快。
小腿腓肠肌(腿肚)肌肉类型短跑最好为块状,跳跃最好为槽状。
比大小腿长[大腿长/(小腿长十足高)×100] 大腿相对较短,能使跑时支撑阶段重心前移速度较快,大小腿折叠前摆快而省力。小腿较长者,在角速度相同情况下,“扒地”速度较快,有利于完成支撑缓冲动作及缩短支撑时间。因此大小腿长的比值应力求小些,要求≤100%,最好≤95%。
3、脚踝围
脚踝纤细,这样落地时脚下很干净,太粗则不灵活。
(踝围/跟腱长×100)与比跟腱长[跟腱长/(小腿+足高)×100] 踝围较细、跟腱较长者,小腿肌力较大,速度力量好。因此,比踝围应力求小些(≤100%,最好≤95%);比跟腱长应力求大些(≥50%,最好≥55%)。
4、手臂
双臂臂展不易太长,不然摆臂的时候做功太大,力量转移,重心不稳
5、脚弓
脚弓要明显成弓状,扁平足无论从速度、爆发力、耐力都不适宜训练。
二、生理机能
心肺功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这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短跑项目运动时间短、强度大、单位时间内能量消耗多,要求运动员身体健康而强壮,并有较强的心肺功能和无氧代谢能力。血色素男子12.0~14.0克以上,女子10.5~12.5克以上,比肺活量≥75,台阶指数105~115。
三、成绩动态及运动素质
1、成绩动态 分析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运动经历发现,他们大多在13~18岁开始专项训练,达到最佳成绩的年龄为男子25~26岁、女子23~25岁,达到最佳成绩需用8~9年的训练,而且起始成绩都较高。早期短跑成绩与进展速度反映了先天赋予的快跑能力和短跑潜力,是短跑运动员选材中直觉而客观的一个重要因素。
2、运动素质 短跑成绩取决于速度、速度力量和专项耐力,这些素质与遗传关系密切,是选材的测试重点。原苏联科研人员通过多年观察研究,认为根据系统训练一年半后素质增长速度预测短跑潜力准确性较高。那些素质起点水平高、增长速度快的少年,将是天才的短跑选手。
四、技术方面?
合理的途中跑技术是步幅开阔,蹬伸有力,摆动积极,步频较快,动作轻松,向前效果好,重心稳定,躯干保持适度前倾,摆臂积极有力,跑得直线性好。根据短跑技术特点,提出以下3项指标:
1、支撑时间 优秀短跑选手快跑时蹬离支点特别快(约0.08~0.09秒),腾空阶段较长,这是一个具有预测性的生物力学特征。
2、步频指数(100米跑平均每秒步数×身高) 研究表明,步频在生长发育期不因年龄增长而变化,步频指数随身高的增长而变大,优秀短跑选手这一指数较高(≥7.4~8.1)
3、步幅指数(100米平均步幅÷身高) 生长发育期,步幅是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的。由于速度=步频×步幅,故随着年龄增长,速度提高主要是步幅增长的结果。研究表明,步幅增长一般与身高成等比关系,其指数往往是一个常量。优秀短跑选手这一指数较高(≥1.07~1.24)
五、心理特征
1、反应速度快(尤其是听~动反应,属于有意识的意志行动,对提高技术和成绩有良好影响),速度感觉好(准确估计自己跑速、正确分配力量及灵活调节速度),感知敏感性强(提高动作频率与改进技术的心理前提)以及有“想跑得很快”的强烈愿望,是优秀短跑选手的重要心理特征。
2、可通过简单反应时、起跑反应时、50米速度知觉、100米速度预先估计以及坐姿脚踏频率等指标来测定。起跑反应时(米s)为男210、女234,听觉反应时为男268、女225,动觉时间误差率为男13.99%、女14.69%。百米速度预先估计误差率男女均为1.14%,坐姿踏脚5秒次数为男55.45、女51.30,这些可作为短跑运动员心理选材与评价的参考。
田径运动员10岁选材分值
田径跳远运动员标准条件:
身材高、体重轻、下肢长、身体围度和宽度较小、足弓高、脚掌富有弹性的少年具有较大跳远运动潜力,是理想跳远运动员的体型。绝对速度、爆发力和快速力量等运动素质,是运动员选材的主要指标。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在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和支配下,才能使运动员得到充分表现。
短跑运动员选材注意哪些
测试需要达到一级标准以上。1987年出台了关于田径等项目运动员的初级选材9—12岁的执行标准。凡经测试达到一级标准以上(2/3以上的主要指标)的儿童少年均可参加业余训练网点的训练,对在某项某些指标上表现突出的儿童少年,其他指标可适当放宽。
短跑与长跑运动员选材时分别会看运动员哪些方面的身体条件?
我是业余爱好者,我也只是培养了自己的女儿,但是我比较重视田径基础知识,略知一二,说的比较白话,仅供参考
纵观田径界的骄子,发现大部分都是肌肉发达,骨骼粗壮,但是随着短跑的技术及选材的优化,会发现这一现象已经不是绝对的了
从选材上讲,有一些基本的要素:
一、身材比例,通常下肢长于上肢,最好下肢比能占到0.618以上(下肢与身高比),胫股比越大越好(小腿与大腿的长度比)、大腿粗,小腿细,足弓高,跟腱长、脚踝细、肩宽,腰细。
二、血缘遗传特征,父亲或是母亲有较好的短跑历史,如果能经验证诸如红白肌肉的比例、血红细胞含量、心脏形态负荷等更好 。父母身高与体重比不过分失衡。
三、自身的身高体重比均衡,并且自身净高向高大化发展。
四、性格活泼,好胜心强。(肾上腺素较发达)。
五、心理素质好(如:搞一个"地震了”的假象看反应)
六、是否有强烈的兴趣(兴趣高低的起点很重要)。
七、人品较好。你教出来的弟子是你的门面偶~。
八、家庭支持。
暂时想这么多了~
优秀的田径运动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通常短跑运动员由于长时间的重训练而肌肉发达。总的来说,400-1500米跑者不太可能接受复杂的训练,而且跑得越长,体型越小。长跑运动员通常有一个瘦身的身体,这属于后天锻炼。让我们以两个极端为例:跑100米的短跑运动员和马拉松运动员。一般来说,马拉松运动员不仅比短跑运动员大10岁,而且经过多年的训练,他们的体脂比也大大降低了。此外,短跑运动员不仅个子更高,而且训练后肌肉会一层一层地覆盖肋骨。
短跑运动员和长跑运动员在跨距方面也有显著差异。冲刺的关键是冲刺的速度,腿会在一瞬间移动几次,只要跑者能在每一步中跨出最长的一步,他就能在相同步幅的跑者中脱颖而出;因为人在跨出更长的一步时必须消耗更多的精力。而不是一小步,这样他们就可以在短距离跑中完成。短跑运动员不能在长跑中发挥最好的作用。
此外,由于大腿必须非常强壮才能大步前进,短跑运动员的大腿会变得又大又重,但是大腿太重会限制腿部弯曲的程度,而且由于过度训练,大腿将不能正常工作。所以跑步者在冲刺时必须不断抬高大腿。如果你是一个长跑运动员,你的身体会倾向于瘦和瘦,你的身体不会有太多的膨胀的肌肉,否则它会增加你的身体在长跑过程中的负担。
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他们通常依靠爆发力,因此腿部肌肉往往更发达,每天都会增加更多的无氧训练,从而使肌肉更发达。而短跑运动员为了保持较快的速度,跑步时会偏向于前脚着地,使小腿肌肉特别发达(跑得较长),但这也会对跟腱造成更大的损伤。
首先 应该是先天条件也就是身体条件,看看你是不适合搞体育~ 其次,就是看你的后天努力程度~也就是身体素质, 最后就是心理素质了~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他的心理素质一定是非常棒的~最好也是我最想说的 就是 你对某项运动的兴趣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应该是这些~
- 上一篇:中甲积分榜ds,中甲积分榜最新战报
- 下一篇:07年巴萨阵容,07年巴萨主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