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都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赛程预告

文章内容

1956奥运火炬_奥运会火炬事件

tamoadmin 2024-05-27
1.历届奥运会的火炬点燃方式是什么? 1936年7月20日,柏林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希腊人康斯但丁成为现代奥林匹克火炬接力历史上的第一位火炬手。此后,火炬

1.历届奥运会的火炬点燃方式是什么?

1956奥运火炬_奥运会火炬事件

1936年7月20日,柏林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希腊人康斯但丁成为现代奥林匹克火炬接力历史上的第一位火炬手。此后,火炬接力成为每届奥运会的一部分,成为奥运会的一个传统。

火炬接力活动历时13天,穿过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抵达德国柏林。3187公里的接力活动全部通过火炬手跑步传递完成。1931年1500米运动项目的世界冠军弗里茨?希尔根被选为最后一名火炬手。1936年8月1日,他高举着火炬跑进主体育场点燃主火炬塔。 1948年伦敦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开始于7月17日,历时13天,途经希腊、意大利、瑞士、法国、卢森堡、比利时和英国。

为了体现当届奥运会火炬接力和平的主题,在从奥林匹亚到伦敦的接力过程中,举行了很多体现和平象征意义的活动。如第一位火炬手季米特洛在接过火炬之前脱下军装,放下武器,换上运动服开始传递圣火等。 墨尔本奥运会圣火于1956年11月2日在奥林匹亚点燃,由350名火炬手从奥林匹亚传递到雅典。沿途设计了一些有特色的活动。如在雅典的卫城两名战士身着战装在传递路线上挡住火炬手的路,只有当火炬手说“圣火是我从奥林匹亚带来的”才允许通过。

圣火火种被存放在两个火种灯里飞往澳大利亚。中途在加尔各答、曼谷、新加坡和雅加达举行了庆典仪式。墨尔本奥运会火炬接力是当时奥运史上行程最长的火炬接力活动。总距离约20470公里(包括航空距离),实际传递距离4912公里,火炬手数量3608名。最后一名火炬手是世界青年田径冠军罗恩?克拉克。这是第一次在南半球举行的奥运会火炬接力。

由于1956年奥运会的马术比赛在斯德哥尔摩举行,因此还举行了从奥林匹亚至斯德哥尔摩的火炬接力。途经丹麦抵达瑞典,共有330名火炬手参与传递活动,其中约有160名骑手。 1960年罗马奥运会圣火于8月12日在奥林匹亚点燃。圣火从奥林匹亚传递到雅典再到齐娥港口,乘船运至意大利的锡拉库扎市,再由火炬手跑步完成到罗马的传递。

第1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64年东京,日本

1964年8月21日,东京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火种通过飞机运载前往日本,途中经停伊斯坦布尔、黎巴嫩、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香港和台湾,并举行了展示活动。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新大陆”。为此圣火由希腊的驱逐舰“纳瓦里农”号运送到哥伦布的诞生地意大利热那亚市。

圣火穿越大西洋,沿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路线航行。在维拉库兹,由17名火炬手在海中接力将火炬传到岸上。2778名火炬手参与了传递活动。西班牙航海家的后裔恩里克塔?巴西里欧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位点燃主火炬塔的女火炬手。 1984年奥运会圣火于5月7日在奥林匹亚点燃,由于雅典抵制洛杉矶奥运会火炬接力商业化的做法,没有举行雅典境内的传递活动,圣火火种由直升机运到雅典后直接飞往美国纽约。

5月8日在纽约举行欢迎圣火抵达美国的仪式后开始传递活动。火炬接力历时83天,穿越33个州,到达美国41个城市,由3636名火炬手完成传递。这一届奥运会的火炬手是第一次采用公开选拔的办法产生的。 2000年悉尼奥运会在希腊举行圣火交接仪式后,途经11个大洋洲国家抵达澳大利亚。13300名火炬手将圣火传遍澳大利亚。

点燃开幕式主会场火炬塔的火炬手凯茜?弗里曼是澳大利亚原著民运动员,曾在1996年奥运会上获得奖牌,并在随后举行的悉尼奥运会上获得女子200米金牌。为了反映火炬设计的元素—火、水、土,组委会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设计了弗里曼浮出水面的效果,并在水中点燃了主火炬塔。

悉尼奥运会火炬接力被国际奥委会评价为最成功的一次。由于良好的宣传工作和对商业化的控制,创造了火炬接力神圣、美好的形象。沿途公众对于奥运会火炬接力的热情不断高涨,待圣火抵达悉尼之际,上百万的悉尼市民走上街头,欢迎圣火的到来。火炬接力空前的调动了澳大利亚人民的自豪感。 根据本届奥运会“奥运回家”的主题,雅典奥运会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在五大洲进行的传递,前往所有举办过奥运会和即将举办奥运会的城市,以感谢这些城市对奥林匹克运动做出的贡献,并将奥林匹克圣火第一次带到非洲和南美洲。途经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中国、印度、埃及、南非、巴西、墨西哥、美国、加拿大、比利时、荷兰、瑞士、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瑞典、芬兰、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保加利亚、塞浦路斯、希腊,总距离7.8万公里,历时78天,传递火炬手12102名。最后一名火炬手是希腊籍帆船运动员尼科拉奥斯?卡拉马纳基斯。

往届奥运会 传递距离 途经国家和地区 传递天数 火炬手总数

1936柏林奥运会 3,187公里 7 13天 3,331名

1948伦敦奥运会 3,365公里 7 13天 1,416名

1952赫尔辛基奥运会 7,870公里 4 25 3,372名

1956墨尔本奥运会 20,470公里 2 21天 3,608名

1960罗马奥运会 2,750公里 2 14天 1,529名

1964东京奥运会 26,065公里 12 51天 5,244名

1968墨西哥城奥运会 13,620公里 5 51天 2,778名

1972慕尼黑奥运会 5,532公里 7 30天 6,000名

1976蒙特利尔奥运会 775公里 2 5天 1,214名

1980莫斯科奥运会 4,915公里 4 31天 5,000名

1984洛杉矶奥运会 15,000公里 2 83天 3,636名

1988汉城奥运会 15,250公里 3 26天 1,469名

1992巴塞罗那奥运会 6,307公里 2 51天 10,448名

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 27,890公里 2 92天 13,267名

2000悉尼奥运会 27,000公里 13 127天 13,300名

2004雅典奥运会 78,000公里 27 78天 12,102名

历届奥运会的火炬点燃方式是什么?

奥运会圣火象征着和平、光明、团结与友谊等意义,也是为了纪念为人类盗得火种的火神普罗米修斯。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点燃圣火的仪式,起源于古希腊人类自上天**火种的神话,在奥林匹亚宙斯Zeus神前,按宗教的仪式在祭坛上点燃火种,然后持火炬跑遍各城邦,传达奥运会即将开始的讯息,各城邦必须休战,忘掉仇恨与战争,积极准备参加奥运会的竞技比赛,因此火炬象征着和平、光明、团结与友谊等意义。

扩展资料:

1936年,柏林奥运火炬首次燃起

在奥运历史上,由于柏林奥运会被利用,成为了希特勒宣扬纳粹主义的工具,因此这一届奥运会成了奥林匹克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污点之一,但是正是在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希特勒发明了圣火传递,世人才首次看到奥运圣火的点燃,而也正是从这一届奥运会开始,奥运圣火才开始了它光耀寰宇的传递之旅。

1956年,墨尔本奥运圣火首度照亮南半球

第1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56年11月22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墨尔本召开,这是第一次由南半球的国家来承办奥运会。本届奥运会最令人难忘的就是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联合参赛,他们在《欢乐颂》的伴奏下,使用有五环标志的黑、红、黄三色旗为团旗共同入场。

1964年,东京奥运火炬首次在亚洲点燃

10月10日,第18届奥运会在日本东京开幕。此前一周一直阴霾的天气在当天突然转好。美国甚至发射了“辛克姆”卫星向全世界转播奥运盛况,这在历史上还是首次。

本届奥运会进行了盛大的火炬接力跑活动,8月21日火炬于奥林匹亚点燃,9月9日空运到日本鹿儿岛,然后分四路传递,四条路线全长84公里。

最后点燃奥林匹克火焰的是日本19岁的早稻田大学学生坂井义则,他出生于广岛原子弹爆炸那天(1945年8月6日),奥林匹克火焰是和平的象征,由坂井点燃火焰,其用意是非常明显的。

2000年,悉尼奥运圣火水下传递

本届奥运会在火炬传递路线的设计上可谓独具匠心,赛会组织者充分的利用了海、陆、空等各种传递方式,奥运会的火炬甚至还被潜水员带到了海底进行水下传递。

2004年,雅典五洲共享奥运荣耀

奥运会开幕前的圣火传递开创了多项第一。为了纪念奥运会重新回到故乡,组委会对火炬传递路线进行了精心设计。本次奥运会火炬首次传遍了全世界的五大洲,并首次到达了非洲和南美洲,使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有机会参与并体验这一盛大活动。

2008年 北京奥运会

3月24日在希腊奥林匹亚举行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随后进行为期6天的希腊境内传递。

4月1日开始至5月3日,将举行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外的传递。火炬将途经五大洲19个国家的19个城市和中国的香港、澳门,北京火炬接力的运行团队带着圣火乘坐国航包机前往这些地区进行传递,境外传递总行程9.7万公里,火炬手2000多名;另外还将举行42个相关的仪式活动,总天数是33天

5月3日奥运圣火结束境外传递后,抵达境内海南省三亚市。

5月4日开始,奥组委的火炬接力运行团队将通过航空、铁路、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按照预定路线把圣火带到祖国大陆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一共途经113个城市和地区。

圣火在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一般传递3天,其中在人口超过8000万的四川、河南、山东和广东传递时间各为4天,上海、天津、重庆三个直辖市各传递2天。

圣火于8月6日回到北京,经过3天的传递,8月8日晚,奥运圣火将到达国家体育场(“鸟巢”),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点燃主火炬塔,并持续燃烧到奥运会结束。火炬接力境内传递总行程约4万公里,历时97天,火炬手有1.9万余名。

百度百科-圣火

点火仪式

公元前776年 第一个被人所知的古代奥运会上,就有了点燃圣火的仪式。 奥运圣火从它一诞生,就标志着团结、理性、和平。

1896年(第一届)雅典

现代奥运会复兴之时,并没有延续古代奥运会的圣火点燃仪式。

1900年(第二届)—1932年(第十届)历届奥运会没有固定的点火仪式

而在1928年,阿姆斯特丹第9届奥运会,首次出现奥运圣火点燃仪式,主会场开始设置主火炬台。这一想法,是由现代奥林匹克之父———法国的顾拜旦提出的。之后,这一仪式流传至今。

1936年(第十一届)柏林

首次正式采用了火炬接力的形式。但当时的火炬燃料落后,火炬台也仅有二米左右,而点火的仪式也很简单。该年,奥运圣火开始传递。

1940年—1944年,奥运会因二次大战停止举行

1948年(第十四届)伦敦

圣火在温布利体育场上点燃。

1952年(第十五届)赫尔辛基

伴随著3000只象征和平的白鸽飞上天空,圣火也在火炬台熊熊燃起。

1956年(第十六届)墨尔本

火炬传递线路最长、规模最大,在5千多公里的道路两旁,每一位参与者都分享了奥林匹克精神带来的欢乐。

1960年(第十七届)罗马

圣火由船只运输经地中海登陆了亚平宁半岛。此时燃料的改进已经让火焰变得一触即发。

1964年(第十八届)东京

奥运会上点燃火焰的是日本19岁的早稻田大学学生坂井义则。他出生于广岛原子弹爆炸那天(1945年8月6日)。

1968年(第十九届)墨西哥

墨西哥20岁的女田径选手诺玛·恩里克塔·巴西利奥·德索克罗成为了奥运会史上第一个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女性。

1972年(第二十届)慕尼黑

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开幕前辞职,他用德语发表了他在奥运会上的最后一次讲话。

1976年(第二十一届)蒙特利尔

别出心裁地由两人共同点燃。

1980年(第二十二届)莫斯科

圣火台已经变得高大、先进,从此点火仪式也呈现了一种当时看来比较特别的方式。

1984年(第二十三届)洛杉矶

圣火的点燃仪式似乎也在这个时候变得更加新颖而独特。美国运动员约翰逊点燃了五环标志的火炬,圣火也在体育场上空熊熊燃起。

1988年(第二十四届)汉城

三人来到了距离地面50米高的圣火台旁,共同将圣火点燃。三人点火,这在奥运会史上还是首次。

1992年(第二十五届)巴塞罗那拉

担任这次点火任务的是37岁的残疾运动员里贝罗。身著古希腊传统服装的里贝罗准确的将箭射向了21米高的火炬台。

1996年(第二十六届)亚特兰大

点火仪式由拳王阿里点燃了身边的点火器,百年圣火就在这一刻被点燃。

2000年(第二十七届)悉尼

点燃圣火的是澳大利亚土著人弗里曼,水中生火。设计了新颖的点火台,她站在水中央将圣火点燃。熊熊燃烧的火焰由水中徐徐上升。在闭幕式上,组委会采用了一位华人小女孩的建议:将美国与前苏联、前东德与西德运动员排在一起。

2004年(第二十八届)雅典

希腊帆板选手尼古拉斯-卡拉马纳基斯点燃圣火。火炬置于可转动的机械吊筒顶端,只几米高。

2008年(第二十九届)北京

点燃圣火方法待定。

点火仪式沿革

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

第一次点燃火炬

由于刚刚经历了世界大战,因此本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不同寻常。第一次升起了奥林匹克会旗;第一次放飞和平鸽;第一次点燃了象征胜利和光明的火焰;首次举行了运动员宣誓仪式。

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

去奥林匹亚采集火种

本届奥运会去奥林匹亚采集火种,并且首次采用聚光镜聚集阳光点燃火炬,然后通过接力传送。这是奥运会首次举行这种活动。不过,直到1934年国际奥委会才正式决定,从第十一届开始在开幕式上举行这项仪式。

1936年慕尼黑奥运会:

点燃圣火成为传统

本届奥运会从开幕日期至闭幕式止,在主体场燃烧了奥林匹克圣火。而且火种来自奥林匹亚,采取火炬接力方式从奥林匹亚传到主办国。本届奥运会进行了为期14天的火炬传递活动,从此以后点燃奥林匹克火焰正式成为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的仪式之一。

最称奇的点火:1984洛杉矶

亮点:太空人

其实在今天看来,洛杉矶奥运会的点火并没有太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但要知道那是在20多年前。而在此之前的奥运会点火仪式都中规中矩。

从这届开始,奥运会的组织者们开始了绞尽脑汁设计点火仪式的过程。怎样点火也变成了每届奥运会开幕式进行之前的“最高机密”。

所以,1984年人们看到一个打扮成太空人模样的“飞人”,飞过体育场,然后点燃五环形状的引火装置时,惊讶之情溢于言表。

最团结的点火:1988汉城

亮点:3人同点

汉城奥运会点火仪式的焦点,集中在曾于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夺得马拉松冠军、已经76岁高龄的国家英雄孙基祯身上。在1936年参赛奥运时,因为当时韩国正被日本占领,孙基祯被迫代表日本参赛,当他站在领奖台上看到升起的太阳旗时,痛楚地低下了头。

孙基祯在汉城奥运会开幕式的出场,意味着韩国的强大和斗争精神。就在人们认为孙基祯是点燃火炬的最佳人选时,组织者给了人们一个意外:孙基祯老人手持火炬跑进主会场,第10届亚运会三枚金牌得主林春爱接过火炬绕场一周,然后将火炬交给一位马拉松运动员、一位教师、一位舞蹈演员,最终由3人一起点燃圣火。

这种方式体现出全民参与奥运的热情,在点火仪式的人数上也创了一项新纪录。

最大胆的点火:1992巴塞罗那

亮点:70米射箭

这是奥运会开幕式上永远的经典,这是难以被复制和被超越的经典。残疾人运动员里贝罗在巴塞罗那的夜空中射向70米远、21米高圣火台的那支箭,至今仍在电视上一遍一遍地反复播放着。10万名现场观众和20亿电视观众共同见证了这次惊险的点火仪式。

据说,里贝罗为做到万无一失,在开幕式之前足足练了不下2000次。但后来也曾有过传闻,称组织者在他射出那一箭之后,其实是用早已准备好的自动装置将主火炬台引燃。

虽然至今还有人质疑里贝罗射出的那一箭到底有没有射到圣火盆内,但不管真相怎样,这次冒险的点火是成功的,这次圣火点燃方式是最惊险的。没有借助任何现代手段,反而更加展现了人类突破自我的伟大精神,从而成为难以超越的经典。

最感人的点火:1996亚特兰大

亮点:老阿里

也许是感觉巴塞罗那的点火创意难以超越,美国人这次放弃了“科技武装”的想法,改打“温情牌”。而事实证明,这一招获得了巨大成功。当患有帕金森症的拳王阿里颤抖地接过火炬时,全世界人都能看到他因为病痛而止不住抖动的双手。

在圣火映照下,老阿里的面容显得格外坚毅,充满了感染力。那一刻,成为奥运会点火史上最感人的一幕。

最浪漫的点火:2000悉尼

亮点:水火交融

悉尼是海边城市,点燃圣火自然与水有关。悉尼人将水与奥运会结合得天衣无缝,早在圣火传递的时候,就别出心裁地进行了一次水底圣火传递。开幕式上的点火自然也与水离不了关系。澳大利亚短跑名将土著运动员弗里曼,身穿银色连体防水服,在四周瀑布飞泻的背景下,置身水底点燃了潜伏在水底的主火炬台。

完成了这幕“水中燃火”的精彩大戏之后,弗里曼的全身都湿透了,但是这幕水火交融的浪漫情景却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中。水与火,两种本不相容的物质,就这样被浪漫的澳大利亚人结合在一起。

最古典的点火:2004雅典

亮点:回归

雅典人把开幕式的精华全部都集中在之前数小时的表演中,“爱琴海”上史诗般的艺术,让全世界都折服于希腊人的想象力和文化气质。所以相比之下,点火仪式显得有些乏善可陈。火炬置于可转动的机械吊筒顶端,火炬台慢慢放倒,圣火被点燃之后又慢慢立起,这种相对古朴的点火方式,表现的将是天与地、物质与精神的连通,也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的一种回归。

不过在最后点火的人选上却有些意思,让帆船冠军卡拉马纳基斯站在火炬台前。除了希腊人之外,全世界都不知道这个人是谁。甚至在主火炬点燃半分钟后,美联、路透、法新三大通讯社都没有反应,此人的资料一片空白。原来,组委会在最后一刻更换了原定的点火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