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头是哪个篮球队-老鹰篮球logo
1.林书豪曾效力过那几支球队?
2.老鹰队的鹰王究竟是谁?JOSH or JOE?
3.各种篮球名称
4.老鹰队资料加老鹰球员全部资料
5.NBA中东部有哪些球队?需要详细一点的资料。
6.希腊奥林匹亚科斯篮球队有哪些球员?哪些是原NBA球员?
林书豪曾效力过那几支球队?
林书豪曾效力过的球队如下:
1、金州勇士队(2010-11)
效力勇士期间,曾被球队勇下放到NBDL的雷诺大角羊队。
2、纽约尼克斯队(2011-12)
效力尼克斯期间,林书豪开启了他职业生涯最辉煌的时刻“林疯狂”。
3、休斯顿火箭(2012-2014)
林书豪曾两次加盟火箭,2011年时曾短暂效力过。
4、洛杉矶湖人(2014-2015)
2014年7月13日,火箭与湖人完成交易,火箭送出林书豪、2015年的首轮选秀权及次轮选秀权,湖人队送出谢尔盖·利司沃克的签约权。
5、夏洛特黄蜂队(2015-2016)
2015年7月9日,林书豪宣布加盟夏洛特黄蜂队。
6、布鲁克林篮网队(2016-2018)
2016年6月7日,林书豪选择跳出合同,成为一名完全自由球员,并与布鲁克林篮网队达成3年3600万协议。
7、亚特兰大老鹰队(2018-19)
2018年7月13日,林书豪被篮网队交易至亚特兰大老鹰队。
8、多伦多猛龙队(2018-19)
2019年2月12日,老鹰队与林书豪完成合同买断,随后加盟猛龙队。
扩展资料:
林书豪效力过的球队介绍:
1、金州勇士队
1946年成立并加盟BAA(1949年加盟NBA),是一支属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的职业篮球队,是美国男篮职业联赛(NBA)西部联盟太平洋赛区的一部分。
2、纽约尼克斯队
成立于1946年并加入美洲篮球协会(BAA,NBA的前身),是一支属于美国的纽约州纽约市为基地的NBA职业篮球队,是美国男篮职业联赛(NBA)东部联盟大西洋赛区的一部分。
3、休斯敦火箭队
成立于1967年并在1967-68赛季加盟NBA,是一支属于美国的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的职业篮球队,是美国男篮职业联赛(NBA)西部联盟西南区的一部分。
4、洛杉矶湖人队
湖人队于1948年加入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截至2017-18赛季结束,湖人队史共56次进入季后赛、31次获得西部冠军、16次获得总冠军。
5、夏洛特黄蜂队
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的职业篮球队,其前身夏洛特山猫队于2004年建队并加入美国男篮职业联赛(NBA),是NBA联盟最年轻的球队。现从属于NBA东部联盟的东南赛区。
6、布鲁克林篮网队
原为新泽西篮网队,球队在16年加入NBA联盟后,未夺得总冠军,但分别在2001-02和2002-03赛季获得东部联盟的头名。在2004年球队被转让给布鲁斯·拉特纳,在2012-13赛季后宣布球队正式迁往纽约市的布鲁克林区。
7、亚特兰大老鹰队
成立于1946年,于1949年加入美国男篮职业联赛(NBA),是NBA东部联盟东南赛区的一部分。
8、多伦多猛龙队
NBA最年轻的球队之一,于1995年成立并在1995-1996赛季加盟NBA,是一支属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省会多伦多的职业篮球队,是美国男篮职业联赛(NBA)东部联盟大西洋赛区的一部分。
百度百科-林书豪
老鹰队的鹰王究竟是谁?JOSH or JOE?
老鹰队的鹰王是指各个时期老鹰队的头号球星,乔约翰逊(Joe Johnson)和约什史密斯(Josh Smith)都曾是老鹰队的核心,在他们在老鹰队的期间都被叫鹰王,而在他们离开老鹰队后就没有这个称呼了。
亚特兰大老鹰队,1946年该队成立,1949年加入NBA,是一支属于美国的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职业篮球队,是美国男篮职业联赛(NBA)东部联盟东南赛区的一部分。
1957-58赛季,老鹰在鲍勃·佩蒂特率领下,击败当时的东部豪强波士顿凯尔特人获得队史的第一次总冠军。80-90年代,在当家球星多米尼克·威尔金斯和名帅兰尼·威尔肯斯率领下,成为东部劲旅。2007-08赛季,在经历了长达8年的重建旅程之后重返季后赛。
各种篮球名称
就只有一种篮球的起源 (注:以下“西”为西班牙语词汇) 詹姆斯·奈史密斯
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由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博士发明,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去世,终年78岁。
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在二百多个国家流传市面着,而且至今美国篮球还誉满全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美军传入欧洲。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1891年,奈史密斯在 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任教。这所学校体育系主任卢瑟·古利克为贯彻冬季体育课教学大纲委托他设计一项室内集体游戏。他从当地儿童喜欢用球投向桃子筐(当地盛产桃子,各户备有桃筐)的游戏中得到启发,创编了篮球游戏。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篮筐别钉在健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篮筐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人们称这种游戏为“奈史密斯球”或“筐球”,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经过他与同事们反复商量才定名为“篮球”。
奈史密斯30岁时便发明了篮球,但篮球诞生后近半个世纪始终被人们所忽略,直到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才受到应有的尊重。75岁高龄的奈史密斯随美国篮球队抵达柏林,但美国篮球队教练只负责他从美国到柏林的机票费,不承担其在柏林的旅馆费和入场券费用。而美国奥委会对此置之不理,使得这位篮球之父心情十分沉重。
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首任秘书长威廉·琼斯则很尊重和敬佩他,不仅解决了他的旅馆费用,并邀请他为奥运会首场篮球比赛开球。开球前,琼斯向全体参赛运动员介绍了这位篮球发明者,奈史密斯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全部比赛结束后,琼斯又安排奈史斯主持发奖仪式,并授予他一枚奥林匹克特别勋章,以表彰他发明篮球的功绩。当一位德国小姑娘向他敬献月桂冠时,奈史密斯欣喜若狂,激动得把帽子抛向天空。
奈史密斯于1939年逝世。为了永远怀念这位篮球运动先驱,国际篮联在1950年第1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期间举行的第一次中央局会议上,决定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的命名为“奈史密斯杯”。
到1893年,才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多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一项世界性运动项目。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秒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投篮出手。60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1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在1910年的全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当时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球场中间画一个约有1米直径的中圈,中锋队员跳球时一只手必须置于背后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术也简单,中圈跳球后,谁接到球就自己运球,超过防守人就投篮。当时只会直线运球前进,传球方法是单、双手胸前传球,跑动投篮是用单手低手上篮,立定投篮无论远近都是用双手腹前低手投篮。1925年前后,进攻和防守的5名运动员,有了较明确的分工,中锋对中锋,后卫对前锋,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对手。但前锋的职责是只管进攻投篮,不管退守;后卫的职责是只管防守抢截球,不管投篮。前锋和后卫很少全场跑动,只有中锋要攻守兼顾。以后又逐渐改为两后卫1人助攻(活动后卫),1人留守后场(固定后卫),两前锋也变为1人留在前场专管偷袭、快攻,1人退守后场助防。技术动作也有所发展,跑动投篮出现了单手、高手投篮,立定投篮出现了双手胸前投篮,传球出现了单、双手击地传球,运球出现了两手交替运球躲闪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进的技术。规则中增加了罚球区和罚球线,队员犯规4次即被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罚球可由队长指定任何1个队员主罚。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时各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每次投中或罚中后,都在中圈跳球,重新开始比赛。而中国篮球运动水平在1926年以后有了较大提高 。
1892年,篮球运动的发明人史密斯订出18条简易规则,篮球运动进入对抗比赛的阶段,继而产生了比赛的组织领导者、执法公断者——裁判员。
外国称篮球裁判为“球证”,每场比赛有正、副两个“球证”。建国前,我国称篮球裁判为“司令”,每场篮球赛只有一个“司令”。解放后改称裁判员,每场球赛设正、副两个裁判员。
我国现行篮球裁判分为五级:国际级、国家级、一级、二级、。由于篮球比赛的速度强度都愈来愈大,为了更全面、准确地执行规则,有些国家已开始试行每场比赛设前、中、后三个裁判员。 [编辑本段]奈史密斯制定的篮球规则 ①篮球运动是用手进行的运动,球是圆的;
②手拿着球走或者跑都是不允许的;
③运动员可以到场上任何地方,只要不影响和妨碍对方运动员;
④运动员与运动员之间不允许发生身体接触;
⑤篮圈应该是水平的。
根据这5条基本原则,奈史密斯先生制定出最原始的篮球竞赛规则。最原始的篮球竞赛规则一共有13条。这13条的基本内容是:
1.球员可以用单手或双手向任何方向扔球。
2.球员可以用单手或双手向任何方向抢、打球,但绝对不能用拳头击球。
3.球员不能带球走。
4.必须用手持球,而不允许用头顶、脚踢球。
5.不允许球员用肩撞、手拉、手推、手打、脚绊等方法来对付另一方的队员。任何队员违反此规则,第一次被认为是犯规,第二次再犯规,就要被强行停止比赛,直到命中一个球后才能重新上场参加比赛。如果有意伤害对方球员,就要取消他参加整个比赛的资格,且不允许替补。
6.用拳击球就是违反第3条和第4条规则。
7.如果任何一方连续犯规3次,就要算对方命中一球。连续犯规的意思是指:在一段时间里,对方队员未发生犯规,而本方队员接连发生犯规。
8.如果防守者没有触到球或干扰球,当球投入篮内并停留在篮里就算中篮。如果球停在篮筐上,而对方队员触动了篮筐,也中一球。
9.当球出界,球将由第一个接触球者扔进场内。若有争论,裁判员将球扔进场内。掷界外球允许5秒钟,如果超过5秒钟,球判给对方。
10.主裁判员是球员的裁判,他有权吹犯规。当某队连续3次犯规,他将通知副裁判员。他有权宣布取消某队员的比赛资格。
11.副裁判员是球的裁判,他可决定什么时候球在比赛中,并要计时、决定球的命中、记录命中的球数以及承担通常裁判员应该承担的责任。
12.比赛在两个 15分钟内进行,中间休息5分钟。
13.球命中最多的一方获胜,如果平局,经双方队长的同意,比赛可延至再命中一球为止。
这原始的13条篮球竞赛规则,虽然不系统,不完整,有些条文还不够明确,但对初期篮球运动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篮球运动发展到今天成为现代篮球运动,技、战术水平越来越高,规则就显得更加重要,它要求严格、科学、系统地管理篮球竞赛。 [编辑本段]篮球竞赛规则的演变 规则的修改,促进了篮球运动的发展,而篮球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又促进了对规则不完善地方的适当修改或补充,从而使篮球运动向健康与高级的方向发展。
规则与篮球技、战术就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一样,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规则通过肯定、否定、允许或不允许,来保证篮球比赛的正常进行,促进篮球运动的健康发展。球场上符合规则的动作,就是正确的动作,反之是错误动作。
规则从最初的13条发展到现在的58条,篮球技、战术从原来的简单、低级发展到现在的高级水平,都是它们许多年来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结果。如:运球技术从最初的以肘关节为轴发展到现在的以肩关节为轴,正是因为规则对发展中的技术不断肯定的结果。现在,规则明确指出:运球结束的标志是双手触球的一瞬间或运球的手掌心向上,大拇指超过垂直面时即运球结束。如掌心始终向下,大拇指未超过垂直面,球是不可能在手上有停留的。所以,以肩关节为轴的大臂运球与单手后拉、后转身运球的现代技术就以法定的形式肯定下来了。再譬如:投篮技术的发展,从最初的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发展到现在的高手自上而下的扣篮与单手或双手的补篮等高超的技术,规则明确规定都算队员在做投篮动作。因此,扣篮、补篮等现代技术就得到了迅速发展。而近年来,比赛中出现后仰跳投、后撤步跳投、勾手跳投等多种形式的技术,也是因为规则对攻守技术强调了垂直面的原则、腾空队员原则等几个处理身体接触与犯规的基本原则所决定的。在犯规处理上,特别强调了攻守平衡的指导思想,迫使和促进了投篮队员为摆脱防守、避免撞人犯规而取的各种形式的跳投技术,以达到得分的目的,推动了防守战术的不断发展等。
国际篮联在一般情况下,每隔4年对规则要进行一次修改与补充,其目的是为了促进篮球技、战术进一步的发展,并限制粗作,使比赛向文明、于净及紧张激烈和富有勉力的方向发展。
规则的变化是不可知的,也不是哪一个人心血来潮随意更改的,它是按一定的修改目的来进行的。具体的修改规则的指导原则是:
1.公 平。这是修改规则的基础。规则应该对比赛双方都是公平的。因为篮球比赛是双方在等同的时间、空间、地面、人数的条件下进行篮球意识、技战术及身体素质的较量。
2.均 衡。均衡(或者是平衡)是指进攻和防守这两个方面必须保持平衡。如一场比赛很容易得分或很难得分,都会使比赛变得呆板而不精彩,那么篮球比赛使人兴奋的魅力将会丢失。
3.定 义。规则定义要言简意明,文字确切。
4.编 纂。规则要编纂,避免重复,做到前后一致,不得自相矛盾。
5.简 短。规则要简短扼要,避免罗唆,使人很难领会。
6.例 外。规则正面作了许多规定,如没有例外的规定(即注解),规则也很难实行,例外正是为了保证正面规则的实施。
7.安 全。规则要保证人身安全,保证比赛在良好的环境与气氛中顺利进行。
8.权 力。必须给裁判员权力,让其在比赛中有权威地胜任工作,执行规则。
9.连 续。规则要使比赛尽可能地减少中断次数,从而保证比赛的连续进行,使比赛更紧凑,更精彩。
10.无 利。规则要使比赛的任何一方都不能从违反规则中得好处,从而使比赛公平合理地进行。 [编辑本段]基本规则 基本规则一
1.比赛方法
一队五人,其中一人为队长,候补球员最多七人,但可依主办单位而增加人数。比赛分四节,每节各10分钟,NBA为12分钟,每节之间休息5分钟,NBA为130秒,中场休息 10 分钟,NBA为15分钟,另在NBA中在第4节和任何加时赛之间休息100秒。比赛结束两队积分相同时,则举行延长赛 5 分钟,若 5 分钟后仍相同,则再次进行 5 分钟延长赛,直至比出胜负为止。
2.得分种类
球投进篮框经裁判认可后,便算得分。3分线内侧投入可得2分;3分线外侧投入可得3分,罚球投进得1分。
3.进行方式
比赛开始由两队各推出一名跳球员至中央跳球区,由主审裁判抛球双方跳球,开始比赛。
4.选手替换
每次替换选手要在20秒内完成,替换次数则不限定。交换选手的时间选在有人犯规、争球、叫暂停等。裁判可暂时中止球赛的计时。
5.罚球
每名球员各有 4 次被允许犯规的机会,第五次即犯满退场(NBA中为6次)。且不能在同一场比赛中再度上场。罚球是在谁都不能阻挡、防守的情况下投篮,是做为对犯规队伍的处罚,给予另一队的机会。罚球要站在罚球线后,从裁判手中接过球后10秒内要投篮。在投篮后,球触到篮框前均不能踩越罚球线。
6.违例
大致可分为(1)普通违例:如带球走步、两次运球(双带)、脚踢球(脚球)或以拳击球。(2)跳球违例;(3)跳球时的违例:除了跳球球员以外的人不可在跳球者触到球之前进入中央跳球区。
基本规则二
24秒钟规则:进攻球队在场上控球时必须在24秒钟内投篮出手(NBA、CBA、CUBA、WNBA等比赛均为24秒,全美大学体育联合会比赛中为35秒)。
8秒钟规则:球队从后场控制球开始,必须在8秒钟内使球进入前场(对方的半场)。
5秒钟规则:持球后,球员必须在5秒钟之内掷界外球出手,FIBA规则规定罚球也必须在5秒钟内出手。
3秒钟规则:分为进攻3秒和防守3秒。进攻3秒:进攻方球员不得滞留于3秒区3秒以上;防守3秒:当某防守方球员对应的进攻方球员不在3秒区或者3秒区边缘、且彻底摆脱防守球员时,防守方球员不得滞留禁区3秒以上。
侵人犯规:与对方发生身体接触而产生的犯规行为。
技术犯规:队员或教练员因表现恶劣而被判犯规,比如与裁判发生争执等情况。
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球员做出的不体现运动员精神的犯规动作,比如打人。发生此类情况后,球员应立即被罚出场外。
队员5次犯规:无论是侵人犯规,还是技术犯规,一名球员犯规共5次(NBA规定为6次)必须离开球场,不得再进行比赛。
违例:既不属于侵人犯规,也不属于技术犯规的违反规则的行为。主要的违例行为是:非法运球、带球走、3秒违例、使球出界、用脚踢球。
队员出界:球员带球或球本身触及界线或蚧线以外区域,即属球出界。在球触线或线外区域之前,球在空中不算出界。
干扰球:投篮的球向篮下落时,双方队员都不得触球。当球在球篮里的时候,防守队员不得触球。
球碰板后对方不得碰球,直到球下落。
被紧密盯防的选手:被防守队员紧密盯防的球员必须在5秒钟之内传球,运球或投篮,否则其队将失去控球权(NBA规则中无此规定)。
球回后场:球队如已将球从后场移至前场,该球队球员便不能再将球移过中线,运回后场。
老鹰队资料加老鹰球员全部资料
1949年入盟的鹰队,是NBA资格最老的17支球队之一。 球队原名三城黑鹰队,属于密西西比河畔的三座城市所共有。1951年,球队迁入密尔沃基市,改名为密尔沃基鹰队。
号码 球员 位置 身高 体重 出生日期
8 希尔顿·阿姆斯特朗 C-F 6-11 205 11/23/
34 贾森·科林斯 C 7-0 255 12/02/18
11 贾马尔·克劳福德 G 6-5 200 03/20/1980
6 柯克·辛里奇 G 6-4 190 01/02/1981
15 艾尔·霍福德(队长) C-F 6-10 245 06/03/1986
2 乔·约翰逊(队长) G-F 6-7 240 06/29/1981
27 扎扎·帕楚里亚 C 6-11 275 02/10/
12 约什·鲍威尔 F 6-9 240 01/25/1983
5 约什·史密斯(队长) F 6-9 240 12/05/1985
19 佩普·赛 F-G 6-7 225 04/04/1988
0 杰夫·蒂格 G 6-2 180 06/10/1988
36 伊坦·托马斯 C 6-10 260 04/01/18
3 达米恩·威尔金斯 F 6-6 225 11/01/1980
24 马文·威廉姆斯 F 6-9 240 06/19/1986
1 特雷西·麦克格雷迪 F-G 6-8 203 24/05/19
当家球星
乔-约翰逊
基本资料
乔-约翰逊 / Joe Johnson / 2 位置: 得分后卫 / 小前锋 身高: 2.01米 / 6尺7 体重: 107公斤 / 236 磅 生日: 1981-06-29 选秀: 2001年第1轮第10位 学校: Arkansas 国籍: 美国 本赛季工资: 1349万美元 合同情况: 5年 6967万,2005/8/11签,2010夏到期;6年1.24亿,2010/7/8签,2016年夏到期 综合评价 他没有penny般华丽的球风,没有lebron般的健壮体格,没有pippen般强悍的防守,没有allen般精准的射篮,没有nash般广阔的视野,没有terry般张扬的个性;他有着稳定的跳投,朴实的切入,准确的传球,积极的拼抢,沉稳的性格;他能够在最后时刻完成致命一击,能够在防守端锁死任何外线对手;他无法每个晚上都拿下30分,但他能在抢下20分的同时送出6次助攻。这就是亚特兰大老鹰的Mr. everything,Joe Johnson。 进攻 优点:加盟老鹰以后,jj逐渐从相对单纯的射手转变为了攻击手段多样的得分手。投篮精准,稳定性高,有很好的catch and shoot能力,在压迫下仍能保持不错的命中率,出手点高,对球的弧度把握的很好,出手选择合理,不出机会不轻易出手。速度不是很快,但很好的利用身体完成切入,切入后多用抛射或者分球,抛射可以算其秘技之一。另外在比赛中也出现了稍显生涩但不断进步的单打技术:低位单打,变速变向切入,骑马射箭等等。场上的视野和洞察力很好,头脑很清楚,可以轻松组织快攻;阵地战中通过反复切入和传导也能撕开对手防线。传球到位,控球较稳当,能够舒服的将球传到空位的队友手上,打球很无私。big heart。联盟中前列的铁人,82场全勤外加40+的上场时间。 缺点:作为摇摆人的话,切入算不上顶级。博犯规能力也较弱。作为play-maker的话,jj不是真正的组织后卫,他的球感和传球的精度准度比不上那些顶级控卫,由于身材高大,重心过高,jj面对包夹和紧逼时容易出现失误。处理球相对来说有些犹豫,出球时机稍慢,无法传出有效的短传和内传,传球多是切入后向外找空位投手。由于老鹰的队友普遍只能挡不能拆,也打不出像样的挡拆配合。 防守 优点:可以从一号位守到四号位,脚步算不上快,但将近6尺8的身高加上准确的判断可以锁死对手的突破路线,也能给对手的外线投篮带来震慑,身后配个合格的shoot blocker将使他的防守威力发挥到极致,大局观很好,不轻易出手抄截,善于制造进攻犯规。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的防守态度,纵使要出场40分钟,组织球队一半以上进攻,他仍能不遗余力的参与防守。 缺点:面对小快灵的后卫常常显得无所适从。 位置 play making 2。并能很好的胜任一号位和三号位![3]
约什·史密斯
综述
约什·史密斯[4](1985年12月5日—)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学院公园(College Park, Georgia),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大前锋与小前锋,效力于NBA亚特兰大老鹰队。 个人荣誉 2004-2005赛季 全明星扣篮大赛冠军 2004-2005赛季 NBA最佳新秀阵容第二阵容 2009-2010赛季 NBA最佳防守阵容第二阵容 全明星新秀赛 2004~05赛季: 出场时间 24分钟,得分 12 ,篮板 6 ,助攻 2 ,盖帽 1,抢段 0,犯规 3,失误 1 。 全明星扣篮大赛 2004~05赛季: 预赛 第一扣 45分(罚球线内一步起跳扣篮),第二扣 50分 (空接跨人左手拉杆扣篮); 决赛 第一扣 50分 (左手大风车扣篮),第二扣 50分 (空中转体360度接大风车扣篮)。 约什·史密斯以决赛满分的成绩获得 NBA2004~05赛季 全明星扣篮大赛冠军 ,奖金25000美元。 2005~06赛季: 预赛 第一扣 41分(罚球线内附近双手扣篮),第二扣 40分 (空接左手扣篮); 决赛 未进入。
NBA中东部有哪些球队?需要详细一点的资料。
NBA东部联盟:
1、迈阿密热火(Miami Heat):1988年组建,球队位于四季温暖宜人的佛罗里达的迈阿密,所以在众多队名后选名单中选中了“热”,既现示出了迈阿密的气候条件,又希望球队能有个红红火火、蒸蒸日上的未来。
2、底特律活塞(Detroit Pistons):1948年加入NBA时大本营在福特怀恩,老板是从事活塞制造业的,“活塞”就成了球队的队名。1957年,球队迁到汽车城底特律后仍然沿用这个名字。
3、波士顿凯尔特人(Boston Celtics):1946年,11个冰球大老板商量成立新的篮球联盟,于是BAA应运生,凯尔特人队是最初的11支球队之一。由于波士顿有许多爱尔兰移民,其中有不少移民是凯尔特人,所以球队初建时队名就叫“原始凯尔特人队”,后简化成“凯尔特人队”。
4、克里夫兰骑士(Cleveland Caliers):10年入盟,克里夫兰在给新成立的职业篮球队起队名时,在当地投票表决,结果6000张选票中超过三分之一的票数都选了“骑士”。
5、华盛顿奇才(Washington Wizards):1961年加入NBA,球队大本营还在巴尔的摩时队名为“队”,因为巴尔的摩的军需产业非常发达。球队迁往华盛顿后继续用“队”这个名字,因为叫“”有暴力倾向,直到19-1998赛季才改为“奇才队”,也有人称之为“巫师队”。
6、奥兰多魔术(Orlando Magic):魔术队是NBA的新军之一,1989年才加入NBA。因为迪斯尼世界乐园是奥兰多的一大休闲场所而“ Come to the magic”(来玩魔术)又是奥兰多人最爱说的一句话,魔术队也因此而得名。
7、芝加哥公牛(Chicago Bulls):1966年加盟NBA,因为飞人迈克尔—乔丹的原故,芝加哥公牛队绝对是在全球拥有最高知名度的NBA球队。芝加哥畜牧业非常发达,该城的职业橄榄球队和职业棒球队各有一支以动物名称命名的球队,所以“公牛”便成了芝加哥职业篮球队的队名。
8、费城76人(Philadelphia 76ers):作为NBA中的一支老牌球队,在建队之初,当时的费城76人队既没有把主场设在费城,也没有取名为76人队,而是起了个非常富有爱国主义意味的名字——锡拉丘兹民族队(Syracuse Nations)。1937年组建的锡拉丘兹民族队随着NBL(国家篮球联盟)与ABB(美洲篮球协会)的合并,于1949年加入NBA,1963年迁到费城后改成“76人队”因为费城是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的地方。
9、印第安纳步行者(Indiana Pacers):也有叫印第安纳溜马队。16年加入NBA,步行者英文名字是“Pacers”,发音和“Pace car”非常相似,而“Pace car”是在“印第安纳500”(和F1齐名的世界著名赛车盛事之一)比赛中在前方开道的先导车,其风头不让名赛车。球队以“Pacers”命名,自然也是想借“印第安纳500”的人气一举成名。
10、新泽西网(New Jersey Nets):网队于16年加入NBA ,“网”指的就是“篮网”,是篮球运动中不可缺的要素之一。网队之所以起这个名字,一方面是为了和篮球攀上点关系,另一方面是因为早在新泽西网球队成立之前,纽约已有棒球队METS和橄榄球队JETS,当时这两支球队都已羽翼丰满,网队起了这两个队的谐音NETS,其实也想沾一下它的光。
11、密尔沃基雄鹿(Milwaukee Bucks):1968年加入NBA,和许多不知用什么动物名称给球队命名的球队一样,密尔沃基在给自己的球队命名时也曾举棋不定,最后在包括“臭鼬(Skunk)”、“海狸(Beer)”等一大堆动物名称中,选择了弹跳力好、而且是密尔沃基一带野生的“雄鹿”为球队的队名。
12、纽约尼克斯(New York Knicks):加入NBA时间1946年,正确的说法是“灯笼裤队”,因为纽约有大量荷兰移民,荷兰人最喜欢穿宽松肥大的灯笼裤,而“尼克斯”只是“灯笼裤”一词的译音。
13、多伦多猛龙(Toronto Raptors):猛龙队于1995年诞生,当时作为NBA海外扩张的一部分,主场设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市,队名也是征集而来的,最后选中了凶猛、速度快、弹跳高的“龙”。
14、夏洛特山猫(Charlotte Bobcats): “山猫”,北卡罗莱纳州山林中的野生动物,它机警、善于捕捉猎物,拥有猫科动物的所有习性。山猫队于2004年加入NBA。
15、亚特兰大老鹰(Atlanta Hawks):最初命名为“三市黑鹰队”,是借用了酋长“黑鹰”的名字。1951年迁至密尔沃基后易名为“鹰队”。1955年迁至圣路易斯,1968年迁到亚特兰大至今仍一直使用“鹰队”这个名字。
希腊奥林匹亚科斯篮球队有哪些球员?哪些是原NBA球员?
2014-2015赛季,奥林匹亚科斯篮球队球员名单
4号、布伦特-皮特威:1985年,30岁,205cm,后卫,美国;
5号、奥特希洛-亨特:1986年,29岁,203cm,前锋,美国;
6号 布莱恩特-邓斯通:1986年,29岁,203cm,前锋,美国;
7号、瓦西里斯-斯潘诺里斯:1982年,33岁,193cm,后卫,希腊;
10号、科斯塔斯-斯洛卡斯:1990年,25岁,190cm,后卫,希腊;
12号、塞德里克-西蒙斯:1986年,29岁,206cm,中锋,美国;
14号、安特里斯-克里斯托多罗:1995年,20岁,1cm,后卫,希腊;
15号、吉尔吉奥斯-普林特茨斯:1985年,30岁,202cm,前锋,希腊;
16号、迪米特罗奥斯-艾格拉瓦尼斯,1994年,21岁,208cm,前锋,希腊;
17号、伊万格罗斯-曼特扎里斯:1990年,25岁,196cm,后卫,希腊;
18号、瓦西里奥斯-卡夫瓦达斯:1991年,24岁,204cm,前锋,希腊;
19号、迪米特里奥斯-卡特希维利斯:1991年,24岁,196cm,后卫,希腊;
20号、奥利沃尔-拉法耶特:年,31岁,188cm,后卫,美国;
21号、特里米尔-达登:1981年,34岁,194cm,前锋,美国;
24号、马修-罗杰斯基,1985年,30岁,198cm,后卫,美国。
瓦西里斯-斯潘诺里斯曾经效力于NBA的休斯敦火箭队。
奥林匹亚科斯篮球俱乐一家大品牌的综合性体育俱乐部,其足球队在希腊是班霸级别、在欧洲却不过是个混熟脸的菜鸟。相比之下其篮球队在欧洲大陆的声望要高得多,这支成立于19经是欧洲篮球史上最成功的球队之一。他们曾夺得过9次希腊联赛冠军、8次希腊杯,以及1次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