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计分规则不合理-篮球比赛计分规则是
1.关于打篮球的规则,犯规与违例的,只是普通玩篮球,我有6个问题求解决一下,拜谢,管理员瞎推荐丝爹。
2.篮球比赛规则新手入门详细
3.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大家来帮忙
4.打篮球时,什么算“夹球"犯规?详细点,谢了 在发一下基本篮球规则,详细的,比如违例什么的?
5.最新篮球比赛规则
关于打篮球的规则,犯规与违例的,只是普通玩篮球,我有6个问题求解决一下,拜谢,管理员瞎推荐丝爹。
打篮球的全部犯规规则有哪些? 篮球常见的犯规就是打手,违例常见的就是三秒违例和走步。
打手:狭义的打手仅仅指当进攻方持球队员受到防守球员对于肘部以下部位的接触碰撞,而广义的打手进一步可以引申为进攻方持球队员的腰部以上任何部位受到防守球员的接触或者碰撞,接触的部位扩充套件到头部,肩部,肘部以上臂部。(腰部以下部位的非正常接触或者非正常碰撞都可以笼统定义为防守阻挡或者进攻冲撞)。
三秒违例:国际篮联只有进攻三秒为例。
1、某队控制球时,该队队员在对方的限制区内停留不得超过持续的3秒钟。
2、限制区的各线都属于限制区的一部分,队员触及任何一线都算位于限制区内。
3、3秒钟的限制在所有掷界外球情况下均有效。它的计算要从掷界外球队员在界外可处理球(球进入比赛状态)的一刹那开始。
走步:走步的官方叫法叫带球走。当队员在场上持着一个活球,其一脚或双脚超出本规则所述的限制向任一方向非法移动是带球走。
技术犯规:
犯规条件
一、队员的技术犯规是指所有不包括与对方队员接触的队员犯规。
二、队员不得漠视裁判员的劝告或运用不正当的行为,如:
1、同裁判员、到场的技术代表、记录员、助理记录员、计时员,30秒钟计时员或对方队员讲话或接触没有礼貌;
2、使用很可能引起冒犯或煽动观众的言语或举动;
3、戏弄对方或在对方眼睛附近摇手妨碍他的视觉;
4、妨碍迅速地掷界外球以延误比赛;
5、被判犯规后,在裁判员要求举手时不正正当当地举手;
6、没有报告记录员和主裁判员擅自更换比赛号码;
7、没有报告记录员以及没有得到裁判员招呼的替补队员进入场地;
8、离开场地去获得不正当的利益;
9、违反第六十条第四款,出现罚则第三款2(注):“干扰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的情况;
10、队员抓住篮圈并把整个身体的重量悬挂在篮圈上。 根据裁判员的判断,如果某队员正试图防止自己或另一名队员受伤而抓住篮圈是可以的。
三、显然是无意的和对比赛没有影响的,或属管理性质的技术性违犯不被看作是技术犯规;除非在裁判员提出警告后又重犯。
四、有意的、不道德的或给违犯者带来不正当利益的技术性违犯,要立即判罚技术犯规。
罚则
一、要登记违犯者一次技术犯规。
二、判给对方队员两次罚球及掷一次界外球(所谓的两罚一掷)。
三、队长指定罚球队员。
注解
一、对行为十分恶劣或屡次违反此条规定的队员要取消其比赛资格,令其退出比赛并执行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的相同罚则。
二、如果技术犯规在球进入比赛状态后才被发现,则如同在发现时发生的犯规一样要执行罚则。从发生犯规到发现犯规的时间内的一切情况均有效。
三、当队员在一些小问题上即将构成违犯时(如未向记录员报告的问题),裁判员可提出警告以阻止技术犯规的发生。
裁判员事先阻止和在某些情况下对那些显然是无意的、不影响比赛的小的技术性违犯不予追究是明智的。 1、打手犯规 一、最常见、也是最明显的出手投篮、上篮的打手犯规;在对手跳起投篮最后一刻,防守球员轻轻的在投篮球员的手腕、小臂等器官上点一下,破坏他的投篮节奏与感觉,干扰投篮者的动作等,这也算打手犯规。 二、在进攻方「准备收球」攻击篮框,亦即已经明显有攻篮企图的时候,被防守方拉手或打手,都称之「投篮犯规」,要执行罚球;此时,依出手动作位置执行球进加罚一次、罚球二次、罚球三次等。所谓「攻篮企图」是指,准备收球、裁判响哨,持球者还继续要「完成攻篮动作」; 三、在抄球时,裁判需要看清楚的是,防守者下手抄球的那一瞬间,不是一碰手就吹犯规。因为依规则上来说,持球时,手指跟手掌都算球的一部分;只要不是故意去打手、不严重的话就不需要吹判,以保证比赛应有节奏、顺畅性。 四、很多球员都会用背后抄球,就是等运球者过人后再从背后去捞、拨球;此处,只要碰到手肘、手臂等,甚至身体和运球者接触通常都算犯规。 五、防守者被进攻者过人后,来不及反应、跟随,而作出拉人动作、扯衣服等也算犯规;包括篮底下争抢篮板,某一方会作些「拉住」对手手肘、腰部、压肩膀小动作等都是犯规。 六、防守者伸长手臂抵住持球者身体;然后,当持球者持球由下往上摆,持球者持球之手投篮或挥舞动作,这也是犯规(圆柱体侵犯)。此时,依该动作是传导球或投篮,而进行相关判罚。 2、推人犯规 一、较常见的就是出手去「推、挤、拱」对方的推人犯规;例如篮底下争抢篮板,多数会先「推人」再去抢球,这是犯规。 二、争抢篮板球时,被卡在后面的球员试图跳起去抢球,而越过已卡好位子球员的圆柱体也算推人。 三、防守球员手举高,但试图「用身体下肢腿部」去推、顶对手。 四、进攻球员为了卡到好位置要球「推挤」防守球员。 五、防守球员为了不让进攻者卡到好位子,或者,阻挠空手进攻球员占据有利的位子等,进而伸出手去推挤进攻者,这些都是「推人」犯规。 六、防守人没有站好位或第一步已被进攻球员先占据,但是防守者还坚持想去阻挡进攻者的行进方向;尽管防守者双脚虽已站定位,但身体「上半部、侧身」又试图去阻止进攻球员皆是阻挡犯规。 七、非法阻挡:进攻队员没站好位,然后试图去帮队友挡人而「造成冲撞、身体接触」等,算进攻犯规。 八、当进攻球员跳起接球时,防守者不得在进攻球员跳起后侵占其起落路线、位置;否则造成推人犯规。 九、进攻攻击篮框者,不论上篮、跳投或扣篮等动作,在该球员跳起瞬间对该球员的身体侵犯,属于「投篮犯规」。 十、有些球员会以假摔来骗取裁判吹撞人犯规;第一次要先给予警告,如有再犯,可判技术犯规。 3、进攻侵人犯规 一、防守球员先站好位置,并保有垂直圆柱体,而进攻者仍试图冲撞;这一种的身体接触,称「进攻犯规」。 二、进攻者在投篮或上篮时,故意用非持球的手「架开防守者」称进攻犯规。 三、在禁区篮底下,进攻球员用 *** 或肩膀去顶开已占好位置的防守者,甚至,用非持球手「推开防守者」,以上皆称进攻犯规。 四、进攻球员持球切入时,先用手肘、手臂「推开防守球员」,这也算进攻犯规的一种。 五、虽是进攻方,但是在争抢球时,为了保护球或争抢到球,进而「挥肘顶开」对手,也称进攻犯规。 4、技术犯规 一、当裁判的人,假如遇到有球员不服判决,你要好好跟他沟通,让他知道你为什么会这么判,是依照哪一条规则来判;你要了解,球场上不是裁判最大,裁判只是维持比赛的节奏跟公平性,替参与比赛的双方球员服务,裁判是「行政服务」人员。假如有球员不理会裁判的警告,马上执行「技术犯规」宣判。 二、假如有某一方球员,用语言或动作挑逗对手、包括恐吓、威胁对手皆是「技术犯规」。 三、甲方得分后,故意去触球迫使乙方没办法马上发球进行攻击,此延误比赛行为「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可以判技术犯规。 四、假如有球员对裁判的判罚不服气,并且马上做出「夸张挑衅动作」,应该马上吹罚「技术犯规」;包括,对裁判的宣判做出不服气同时,明显的对场外物如篮架、椅子等做出发泄性的敲打等动作,都应该立即吹罚技术犯规。 5、违反体育道德犯规 一、比赛中的犯规,是针对人而不是针对球,甚至进而造成球员受伤等,皆可判罚「违反体育道德犯规」;执行罚球二次,完后再继续执行中线发球进攻。 二、甲方即将快攻瞬间,乙方球员眼见「来不及」,只好伸手向甲方球员拉扯衣物、或轻推甲方球员一下,以上皆称「故意犯规」。 三、甲方球员进攻时,疑似被打手犯规,在裁判没有响哨宣判情况,甲方球员在退防瞬间,气极败坏、不服气的马上对刚才对他打手的球员「推了一把」;此则属「违反体育道德犯规」;执行罚球二次,完后再继续执行中线发球进攻。 四、甲方球员进攻,乙方球员在防守时,不针对球而刻意以身体制造甲方球员可能摔伤动作;例如,在甲球员跳起上篮时,从其跳起的底下穿过;再例如甲方球员上篮时,刻意大力拉手的动作,或者,在甲方球员上篮瞬间的推人,刻意大力推人的动作,以上犯规虽是侵人,但是,都可能变成伤害性的情况,裁判需即时吹判「违反体育道德犯规」;执行罚球二次,完后再继续执行中线发球进攻。 五、甲方球员持球,刻意以「挥肘」动作恐吓乙方防守球员;此挥肘尽管没有侵犯乙方球员,即「挥空肘」,但是,裁判还是要宣判「违反体育道德犯规」。 六、假如甲方球员持球,刻意以「挥肘」动作恐吓乙方防守球员;此挥肘结果侵犯乙方球员,此时要宣判「夺权犯规」。假如乙方球员流血,裁判需要主动「申请暂停」;要求乙方球员下场止血,并告知乙方教练,需换人上场。假如乙方球员只是「轻微流血」,可以马上处理并止血情况;裁判不必强迫乙方教练换人,只要给予乙方防护员一些时间处理伤口即可。然后,将甲方球员驱逐出场,乙方球员所受伤害,甲方要付医疗经费;甲方球员还要负「刑事责任」。 请新增详细解释 打篮球的全部规则有哪些 出界,走步,跳步,双带,运球时打手,投篮时打手(这里打手也包括拉人,推人等)
如果是全场,则还有三秒区,站立不动超过三秒则算犯规。
若满意求采纳。 打篮球犯规的全部规则 『打(拉)手犯规』
一、最常见、也是最明显的出手投篮、上篮的打手犯规;还有一种通常是用来对付射手级的球员,就是俗称的「点手」;也就是在对手跳起投篮最后一刻,防守球员轻轻的在投篮球员的手腕、小臂等器官上点一下,破坏他的投篮节奏与感觉,干扰投篮者的动作等,这也算打手犯规。
二、在进攻方「准备收球」攻击篮框,亦即已经明显有攻篮企图的时候,被防守方拉手或打手,都称之「投篮犯规」,要执行罚球;此时,依出手动作位置执行球进加罚一次、罚球二次、罚球三次等。所谓「攻篮企图」是指,准备收球、裁判响哨,持球者还继续要「完成攻篮动作」;甚至裁判响哨后,持球者还连续跨出一步或再跨出二步再出手,此皆称为攻篮动作的后续,持球者想要完成。假如进攻方收球后,却将球传导而出;此vsk显「非攻篮动作」,此时的拉手、打手犯规依一般犯规执行。
三、在抄球时,裁判需要看清楚的是,防守者下手抄球的那一瞬间,不是一碰手就吹犯规。因为依规则上来说,持球时,手指跟手掌都算「球一部分」;只要不是故意去打手、抄球进而打到手、并且很严重话,就不需要吹判,藉以保有比赛应有节奏、顺畅性。
四、很多球员都会用背后抄球,就是等运球者过人后再从背后去捞、拨球;此处,只要一「触碰」到手肘、手臂等,甚至身体和运球者接触的「侵犯」等,通常都算犯规。
五、另外,通常都是防守者被进攻者过人后,来不及反应、跟随,而作出拉人动作、扯衣服等也算犯规;包括篮底下争抢篮板,某一方会作些「拉住」对手手肘、腰部、压肩膀小动作等都是犯规。
六、另一种拉手犯规是,防守者伸长手臂抵住持球者身体;然后,当持球者持球由底下往上摆,进而变成防守者原地不动的手臂「阻挠」,持球者持球之手投篮或挥舞动作,这也是拉手犯规(圆柱体、侵犯)。此时,依该动作是传导球或投篮,而进行相关罚则。
『推人犯规』
一、较常见的就是出手去「推、挤、拱」对方的推人犯规;例如篮底下争抢篮板,多数会先「推人」再去抢球,这是犯规。
二、争抢篮板球时,被卡在后面的球员试图跳起去抢球,而越过已卡好位子球员的圆柱体原则,如此去「侵犯到对方身体」也算推人。
三、防守球员手举高,但试图「用身体下肢腿部」去推、顶对手。
四、进攻球员为了卡到好位置,藉以得球攻击而去「推挤」防守球员。
五、防守球员为了不让进攻者卡到好位子,或者,阻挠空手进攻球员占据有利的位子、占据有利的路径等等,进而伸出手去推挤进攻者,这些都是「阻挡、推人」犯规。
六、没有站定位或第一步已被进攻球员先占据,但是防守者还坚持想去阻挡进攻者的行进方向;尽管防守者双脚虽已站定位,但身体「上半部、侧身」又试图去阻止进攻球员皆是阻挡犯规。
七、非法阻挡:进攻球队的队员没站定位,然后试图去帮队友挡人而「造成冲撞、身体接触」等,也算进攻犯规。
八、当进攻球员跃起接球时,防守者不得在进攻球员跳起后的进占其起落路线、位置;否则造成「侵犯」即是推人犯规。
九、进攻攻击篮框者,不论上篮、跳投或灌篮等等动作,在该球员跳起瞬间对该球员的侵犯,即是侵人犯规。此处强调是,该球员假如是垂直跳跃,或者跳跃瞬间,防守者并没有占据「即将落地位置」,然后在进攻方跳起后,防守者才占据该位置,并造成进攻方和防守者的接触、甚至造成进攻者伤害等,都是属于「投篮犯规」;此时,依球进算加罚一次、罚球二次、罚球三次等执行。
十、有些球员会以,假倒来骗取裁判吹撞人犯规;第一次要先给予警告,如有再犯,可判技术犯规。
『进攻侵人犯规』
一、防守球员已先站好位置,并保有垂直圆柱体,而进攻者仍试图冲撞;这一种的身体接触,称「进攻犯规」。
二、进攻者在投篮或上篮时,故意用非持球的手「架开防守者」封阻的手;此时,称进攻犯规。
三、在禁区篮底下,进攻球员用 *** 或肩膀去顶开已占好位置的防守者,甚至,用非持球手「拐开防守者」,以上皆称进攻犯规。
四、进攻球员持球切入时,先用手肘、手臂「推开防守球员」,这也算进攻犯规的一种。
五、虽是进攻方,但是在争抢球时,为了保护球或争抢到控球,进而「挥肘顶开」对手,也称进攻犯规。
『技术犯规』
一、当裁判的人,假如遇到有球员不服判决,你要好好跟他沟通,让他知道你为什么会这么判,是依照哪一条规则来判;你要了解,球场上不是裁判最大,裁判只是维持比赛的节奏跟公平性,替参与比赛的双方球员服务,裁判是「行政服务」人员。假如有球员不理会裁判的警告,马上执行「技术犯规」宣判。
二、假如有某一方球员,用语言或动作挑逗对手、包括恐吓、威胁对手皆是「技术犯规」。
三、甲方攻击中篮后,故意去触球藉以迫使乙方没办法马上发球进行攻击,此延误比赛「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可以判技术犯规。
四、假如有球员对裁判的吹判响哨不服气,并且马上做出「夸张挑衅动作」,此则应该马上吹判「技术犯规」;包括,对裁判的宣判做出不服气同时,明显的对场外物如篮架、椅子等做宣泄性的敲打等等动作,都应该立即吹判技术犯规。
『不合运动道德犯规』
一、比赛中的犯规,是针对人而不是针对球,甚至进而造成球员受伤等,皆可判罚「不合运动道德犯规」;执行罚球二次,完后再继续执行中线发球进攻。
二、甲方即将快攻瞬间,乙方球员眼见「来不及」,只好伸手向甲方球员拉扯衣物、或轻推甲方球员一下,以上皆称「故意犯规」。
三、甲方球员进攻时,疑似被打手犯规,在裁判没有响哨宣判情况,甲方球员在退防瞬间,气极败坏、不服气的马上对刚才对他打手的球员「推了一把」;此则属「不合运动道德犯规」;执行罚球二次,完后再继续执行中线发球进攻。
四、甲方球员攻篮,乙方球员在防守时,不针对球而刻意以身体「制造」甲方球员可能摔伤动作;例如,在甲球员跳起上篮时,从其跳起的底下穿过;再例如甲方球员上篮时,刻意「加大拉手」的动作,或者,在甲方球员上篮瞬间的推人,刻意「加大推人」的动作,以上犯规虽是侵人,但是,都可能变成伤害性的情况,裁判需实时吹判「不合运动道德犯规」;执行罚球二次,完后再继续执行中线发球进攻。
五、甲方球员持球,刻意以「挥肘」动作要吓唬、吓退乙方防守球员;此挥肘尽管没有侵犯乙方球员,亦即「挥空肘」,但是,裁判还是要宣判「不合运动道德犯规」;执行罚球二次,完后再继续执行中线发球进攻。
六、假如甲方球员持球,刻意以「挥肘」动作要吓唬、吓退乙方防守球员;此挥肘结果侵犯乙方球员,此时要宣判「夺权犯规」。假如乙方球员流血,裁判需要主动「申请暂停」;要求乙方球员下场止血,并告知乙方教练,需换人上场。假如乙方球员只是「轻微流血」,可以马上处理并止血情况;裁判不必强迫乙方教练换人,只要给予乙方防护员一些时间处理伤口即可。然后,将甲方球员驱逐出场,乙方球员所受伤害,甲方要付医疗经费;甲方球员还要负「刑事责任」。 篮球有哪些犯规规则 篮球的犯规规则有:
1,打手犯规:打手犯规主要指,篮球运动员在运球或上篮、投篮时防守人员打手,这样就会被裁判吹其打手犯规。根据FIBA2004年篮球规则,正式的名称是“非法用手”。
2,阻挡犯规:防守方站在不合理的位置阻挡进攻方的进攻。
3,撞人犯规:是用身体的任何部位强行移动或试图移动已经或没有控制球的对方队员时发生的身体接触。
4,进攻犯规:在篮球比赛中,在球成活球后,进攻队员与对方发生非法的接触,就是进攻犯规,对进攻犯规的判罚还要取决裁判对比赛的掌握,还要考虑比赛的连续性,所以有时裁判的判罚并不是按照相关规定来的。 打篮球犯规规则 运球两次叫二次,双手拿球后算一次。中心脚转移叫走步
就是自己方持球进攻总时间不能超过24秒,走不就是不运球而拿球走 打篮球的基本犯规动作和规则有哪些? 打篮球的基本犯规动作和规则有哪些: 跳步:这个比较难解释,不过你们初中生跳不应该不多见吧,就相当于三步的最后一步双脚着地并起跳一下,因为轴心脚(持球时只可以随便动一只脚,不能动的那是轴心脚)没移动,所以不算走步。 二运:顾名思义,二次运球,就是说一个人在运球,停止运球而抱球之后不能再运球,只能传球或投篮,但是如果这时候被对方碰掉但是他又拿到球,还能继续运球。 打手:顾名思义,如果你在运球,我去抢球,没抢到球但是打到你手了,就算打手,还有你上篮投篮时候,我打到你的手都算打手。(除非我先碰到的是球,把球打掉之后又碰的的你的手)。 篮球运动: 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1891年12月21日,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现译名为美国春田大学,Springfield College)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发明。1896年,篮球运动传入中国。 打篮球的规则有哪些? 规则很多的,走步 打手 带球撞人 很多的 你只要常看篮球 玩蓝球 就明白了 技术犯规
队员的技术犯规 队员的技术犯规是指所有不包括与对方队员接触的队员犯规。队员不得漠视裁判员的劝告或运用不正当的行为,如:同裁判员或对方队员讲话或接触没有礼貌;妨碍迅速地掷界外球以延误比赛;被判犯规后,在裁判员要求举手时不正正当当地举手;抓住篮圈并把整个身体的重量悬挂在篮圈上。如果被判技术犯规,要登记违犯者一次技术犯规;判给对方队员两次罚球并由队长指定罚球队员。
场外人员的技术犯规 教练员、助理教练员、替补队员和随队人员必须留在他们的球队席区域内,只有在暂停期间,教练员或助理教练员可以进入场地向他的球员讲话,只要他留在他的球队席附近。如果违反上述规定,要登记教练员一次技术犯规;判给对方队员两次罚球和随后的球权并由队长指定罚球队员;如果教练因任何明目张胆地违犯这条规则而被登记,或者因其本身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而被登记了两次技术犯规时,或者因他自身、助理教练员、替补队员或坐在球队席上的随队人员的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累积在教练员名下登记了三次技术犯规时,将取消教练员的比赛资格,令其去该队的休息室并在比赛期间留在那里,他也可以选择离开体育馆;已满5次犯规(在2 X 20分钟的比赛中)或6次犯规(在4 X 12分钟的比赛中)的队员再次犯规被登记在教练员名下。
侵人犯规
犯规是违反规则的行为,含有与对方队员的身体接触或违反体育道德的举止。如果确实为了去抢球(正常的篮球动作)而发生身体接触,而此接触没有把被接触的对方置于不利,这样的接触则可当作意外情况不必给予处罚。从背后发生接触是不正当的篮球动作。通常后面的队员对此接触负责任,因为就他与球和对方队员来说是处于不利的位置。侵人犯规则是在活球、球进入比赛状态或球时涉及与对方队员接触的队员犯规,包括阻挡、撞人、背后防守、用手拦阻、拉人、推人、非法掩护等。如果被判侵人犯规,要登记犯规队员一次侵入犯规。如果对没有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犯规:由非犯规队在距发生犯规地点最近的界外掷界外球重新开始比赛。如果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犯规:如果投中篮,要计得分并判给一次罚球;如果2分投篮没有成功,则判给两次罚球;如果3分投篮没有成功,则判给3次罚球。如果控制球队的队员发生犯规,由非犯规队在距发生犯规地点最近的界外掷界外球重新开始比赛。
蓄意犯规
裁判员认为队员蓄意地对持球或不持球的对方队员造成侵入犯规为蓄意犯规。要登记犯规队员一次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要判给非犯规队罚球再加一次球权。如果被犯规的队员未做投篮动作,则判给两次罚球;如果被犯规的队员正在做投篮动作,如投中,要判得分并再判给一次罚球;如果被犯规的队员正在做投篮动作,投篮未得分,则根据投篮的地点判给两次或三次罚球。
犯规次数
在2x20分钟的比赛中,一名队员不论侵入犯规或技术犯规共达5次,必须自动退出比赛。在4x12分钟的比赛中,一名队员不论侵入犯规或技术犯规共达6次,必须自动退出比赛。 全队犯规 2x20分钟的比赛每半时(20分钟)中,一个队的队员侵入犯规或技术犯规已共达7次时,所有以后发生的队员侵入犯规要处以两次罚球。 4x12分钟的比赛每节(12分钟)中,一个队的队员侵入犯规技术犯规已共达4 次,所有以后发生的队员侵入犯规要处以两次罚球,由那个受到侵犯的队员罚两次球。
违例
违例是违反规则,如果被判违例,对方队在最靠近发生违例的地点掷界外球,直接位于篮板后面的地方除外。 队员出界和球出界当队员身体的任何部分与界线上、界线上方或界线外的地面,或除队员以外的任何物体接触时,即是队员出界。当球触及界外的队员或任何其他人员、界线上、界线上方或界线外的地面或人物体、篮板的支柱或背面即为球出界。如果球出界或甚至球触及了除队员以外的其它物体出界,最后去触球或被球触到的队员是使球出界的队员。被严密防守的队员 被严密防守(在正常的一步之内)的持球队员要在5秒钟内传、投、滚或运球。球回后场位于前场的控制球队的队员不得使球回后场。干扰球在比赛时间内,在投篮的时候,当球在飞行中下落,并完全在篮圈水平面之上时,进攻或防守队员不可以触及球,直到球触及篮圈或球明显不会触及篮圈。当球在球篮中时,防守队员不得触及球或球篮。当投篮的球接触篮圈时,进攻或防守队员都不得触及球篮或篮板。
如是攻方违例则不得分,并将球判给对方队员在罚球线的延长部分掷界外球。如是守方违例,判给投篮队员得2分,如在3分投篮区投篮则判得3分,在端线后掷界外球重新开始比赛。
走步违例 队员持球走三步以上,即是走步违例。
两次运球违例 运球结束后再次运球,或者双手拍球,都算违例。
踢球违例 故意用脚碰球。 如果大力踢球会被判技术犯规。
30秒违例 攻方如果在30秒内没有射球,就算违例。
10秒违例 攻方在10秒内没有把球带到前场,就算违例。
5秒违例 在5秒内没有投出界外球,就算违例。
3秒违例 攻方的任意球员在守方禁区内停留超过3秒,就算违例。3秒钟的限制不
违例:两次运球、走步、回线球、干扰球、球出界或掷界外球违例、踢球或拳击球、时间类的违例(3秒,5、10、24)
犯规:身体接触的犯规(打手,推人等),侵人犯规,掩护犯规、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犯规、取消竞赛资格犯规,双方犯规以及特殊情况下的犯规(在球后的期间内多起犯规,可能出现规则所未遇见到的情况)、打架等。
篮球比赛规则新手入门详细
篮球比赛详细规则新手入门如下:
赛制
五人制:比赛由4节组成,每节10分钟,在第一节和第二节之间、第三节和第四节之间以及每一决胜期之前应有2分钟的休息时间。半场时间的休息应为15分钟。如果在第四节比赛时间终了时比分相等,为打破平局,需要一个多个5分钟的决胜期来继续比赛。在所有的决胜期中,球队应朝向第4节中相同的球篮继续比赛。
交替拥有:交替拥有是以掷球入界而不是以跳球来使球成活球的一种方法。在所有的跳球情况中,双方球队将交替拥有在最靠近发生跳球情况的地点掷球入界权。在第1节开始的跳球后未在场上获得控制球的队应开始交替拥有。在任一节结束时对下一次交替拥有权的队应在记录台对面中线的延长部分以掷球入界开始下一节。
三人制:常规比赛时间为10分钟,常规赛时间内得分高的球队获胜,或者有球队在常规时间内率先得到21分即算获胜。如果常规时间两队打平,即进入决胜期(加时赛),决胜期内率先得到2分优势的球队获胜。
违例
违反规则的行为而未构成犯规统称违例。宣判违例后球成球。其罚则除干扰球和罚球时的违例外,都判违例队失去球,裁判员将球直接递交或将球放在可处理处,由对方在违例地点最近的边线外掷界外球。
带球走:当队员在场上持着一个活球,其一脚或双脚超出本规则所述的限制向任方向非法移动是带球走。当一名队员持球时跌倒和滑动在地面上或躺或坐在地面上获得控制球是合法的。如果而后该队员持着球滚动或试图站起来是违例。
运球违例:队员运球后,用双手同时触球一刹那,或使球在手中停顿一刹那,运球就算完毕。一次运球完毕,除非他失去对球的控制然后重新控制球外,不得再次运球,如再运球为运球违例。
拳击球、故意脚踢球:队员用拳击球即判违例,队员故意用脚踢球或用脚的任何部位拦截球应判违例。但队员的脚或腿偶然地触及球不算违例。
球回后场:控制球队的队员在前场不得使球回到他的后场(中线属后场)。最后触球的前场控制球队的队员使球回到他的后场,又被该队的队员首先触及了球,为球回后场违例。罚则:由对方队员在违例的就近地点掷界外球。掷界外球的队员只能将球传给前场任一队员。
掷界外球:掷界外球的队员在可处理球时,5s内未将球掷出;掷球时脚踏过界线;掷球离手前,从裁判员指定的地点沿边线移动超过正常的一步;掷球离手后,在球接触场上队员前,球触及界外;都为掷界外球违例。
3s违例:某队在场上控制球并且比赛计时钟正在走动时,该队队员不得在对方的限制区内停留超过持续的3s,否则,判违例。但队员在限制区内停留接近3s时,可允许他向篮下运球投篮
5s违例分3种情况:
掷界外球时5s内未将球掷出。
场上持球队员被严密防守(距离不超过1m,在5s内没有传、投或运球)。
罚则:由对方在违例地点最近的边线外掷界外球。
罚球时裁判员递交球后,罚球队员5s内未投篮,判违例。
罚则:判一次罚球违例。如是最末次罚球的违例,则判给对方在罚球线延长线外掷界外球。
8s违例:进攻队从后场控制活球开始,必须在8s内使球进入前场(当球触及中线前的场地、或触及有部分身体接触中线前的地面的该队队员算是球进入前场否则判违例)。
24s违例:一个队在场上控制活球时,必须在24s内尝试投篮,在24s装置的信号发出前,球必须离开投篮队员的手,并且球离开投篮队员的手后,在24s装置的信号发出前球必须触及篮圈。当一次投篮尝试临近24s周期结束时,在球离开投篮队员的手后,球在空中时24s信号响了,并且球进入球篮,应计中篮得分。
三人制:防守球员断球或者抢到篮板球后,必须要先运球或者传球出三分线(持球人双脚在三分线外),才可以发动进攻,否则判罚进攻违例。
犯规
犯规是规则的违犯,含有与对方队员的身体接触和违反体育道德的举止。
侵人犯规是在球进人比赛状态、活球或球时,队员通过伸展臂肩、髋、膝或过分地弯曲身体成不正常姿势以阻挡、阻挠、推人、撞人、绊人来阻碍对方行进,或使用粗野动作者应判侵人犯规
罚则:在任何情况下,都给犯规队员记1次犯规。如该队员犯规已达5次(包括技术犯规)必须自动退出比赛。
对非投篮队员侵人犯规时,不罚球,由被侵犯队的队员在犯规最近的边线外掷界外球。若犯规队该节犯规累计已超过4次,应判给被侵犯的队员罚球2次。
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犯规,如投中,得分有效,再判给1次罚球。如投篮不中,则判给2次或3次罚球。
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根据裁判员的判断,一名队员不是在规则的精神和意图的范围内合法地试图去直接抢球,发生的接触犯规是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当队员被登记2次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时,他应被取消比赛资格。
罚则:登记1次侵人犯规,并判给对方2次罚球和边线的中点处掷界外球。如对投篮队员犯规,投中有效,再判给1次罚球和边线中点处掷界外球;如未投中,则根据投篮的地点判给2次或3次罚球和边线中点处掷界外球。
双方犯规是两名互为对方队的队员大约同时互相发生接触犯规的情况
罚则:应给每一犯规队员登记1次侵人犯规,不判给罚球比赛应按如下所述重新开始:
①如果在大约同时投篮有效或最后1次或仅有1次的罚球得分,应将球判给非得分队从端线掷球入界。
②如果某队已控制了球或拥有球权,应将球判给该队在最靠近违犯的地点掷球入界。
③如果任一队都没控制球也没有发球权,一次跳球的情况发生。
技术犯规:任何故意的或一再的不合作,或不遵守本规则精神,被认为是1次技术犯规。技术犯规包括队员的技术犯规和教练员的技术犯规。
罚则:队员技术犯规,登记犯规1次,应判给对方队2次罚球,以及随后在记录台对面的中线延长部分掷球入赛或在中圈跳球开始第一节。
教练员、助理教练员、替补队员、随队人员的技术犯规登记教练员犯规1次,判给对方2次罚球和边线中点处掷界外球。如犯规性质严重,或教练员累计犯规已达3次,则取消教练员指导比赛资格,并令其离开球场附近。
全队4次犯规:比赛在一节中(在任一决胜期内发生的全队犯规应被认为是第四节的一部分),一个队的队员侵人犯规和技术犯规累计已达4次后,所有随后发生的对未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的侵人犯规应被判2次罚球,代替掷球入界。控制球队的队员犯规时,只登记犯规,不执行罚球,而由对方在最近的边线外掷界外球。如该队员是故意犯规或技术犯规,则按相应的罚则处理。
三人制:
在三分线以内对有投篮动作球员的犯规,应判给一次罚球;在三分线以外对有投篮动作球员的犯规,应判给两次罚球。
球队累计犯规达到6次时为全队犯规处罚状态,全队累计到底7、8、9次犯规时,每次犯规判给对手两次罚球;全队累计10次犯规以及随后的犯规,判给两次罚球和球权。
进攻犯规不产生罚球。
所有的技术犯规都将判给对手1次罚球以及随后的球权;所有的违体犯规都判给对手2次罚球以及随后的球权。
非罚球的犯规,就近在三分线外发球,发球前由裁判递交。
暂停
规则规定,在第一个半时的任何时间,每队可准予两次要登记的暂停;第二个半时内,可准予3次要登记的暂停,以及每一决胜期的任何时间可准予1次要登记的暂停。未用过的暂停,不得遗留给下一个半时或决胜期,每次暂停为1min,在比赛中,只有教练员或助理教练员有权请求要登记的暂停。教练员或助理教练员应亲自到记录员处清楚地要求暂停,并做出规定的暂停手势。在比赛中,教练员或助理教练员请求要登记的暂停,只有当球成球,比赛计时钟停止时;或当投篮得分时,非得分队已在投篮前提出了暂停请求时,记录台方可发出信号允许暂停。
替换
在比赛中,只有替补队员有权请求替换。替补队员应到记录台前清楚地要求替换,做出替换手势或坐在替换席上,并做好比赛的准备。在比赛中,当某队请求替换时,只有当球成球,比赛计时钟停止,裁判员已结束了与记录台联系时,或在第四节的最后两分钟或每一决胜期的最后两分钟内,投篮得分时,非得分队的队员请求替换,记录台可发出信号允许替换。
裁判员在执行替换时应掌握以下几点:
(1)一次替换发生,队员已成为替补队员和替补队员已成为队员,分别不能重新进入比赛或离开比赛,直到一个比赛的钟表运行片断之后球再次成球为止。
(2)有不合理的延误(超过约30s),应该违反时间规定的队登记一次暂停,如果该队没有剩余的要登记的暂停,可登记教练员一次技术犯规,并执行相应的罚则。
(3)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后球成球时(如罚球中篮),罚球队员可以被替换。此时对方队也可以进行一次替换,只要该请求是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后球成活球之前提出。
(4)在比赛中,当出现罚球队员受伤;罚球队员已发生第五次犯规;罚球队员已被取消比赛资格等情况时,罚球队员必须被替换。一旦替换完成,应由被替换上场的队员执行罚球。
三人制规则
在三分线以内投篮得分为1分,在三分线以外投篮得分为2分,罚球为1分。
每次投篮命中后由对方发球,球情况(出界、违例、和投篮命中后)都在发球区发球(一般是半场中线顶弧附近)。
每次完整进攻时间为20秒,有进攻三秒,没有防守三秒。
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大家来帮忙
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篮球规则是篮球运动的法律性文件,是篮球竞赛唯一的理论依据。裁判法是临场裁判员的工作方法,指导裁判员如何完成一场竞赛的裁判工作。
一、篮球竞赛的主要规则
(一)违例及其罚则
违例是违反规则的行为。裁判员应根据下列基本原则来判断是否违例:
l 规则的精神和意图以及坚持比赛完整的需要。
l 在每场比赛中运用常识的一致性,在比赛中要记住有关队员的能力以及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l 在比赛控制和比赛流畅之间保持平衡的一致性,对于参与者们正想做什么以及宣判什么对比赛是正确的,要有一种“感觉”。
罚则是发生违例的队失去球权,由对方在最靠近违例的地点掷界外球,直接位于篮板后面的地方除外;如果球进入球篮但投中无效,随之而来的掷界外球应在罚球线延长线界外处。
裁判员宣判程序:鸣笛并做停表手势~违例手势~新的进攻方向。
1 运球违例(两次运球或非法运球)
运球的概念:持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单手连续按拍借助地面反弹起来的球的技术。球在一手或双手之中停留的一刹那运球即停止。不能翻腕运球(携带球),不能双手同时拍球,不能两次运球。漏接:运球开始或结束时,队员偶然地失去球,接着又恢复控制球。漏接不是运球。“三不碰”可以再次接触球。
2、持球移动违例(走步)
(1)中枢脚的确定
第一种类型:队员双脚着地接到球(原地接球),可用任一脚作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为中枢脚。
第二种类型:队员在移动或运球中接到球。第一种情况:队员接到球时一脚正触及地面,另一脚一触及地面,原先那只脚就成为中枢脚;如队员跳起原先触及地面的那只脚并双脚同时落地,则哪只脚都不能成为中枢脚。第二种情况:队员接到球时双脚离开地面:A、双脚同时落地,任一脚都可作为中枢脚;B、两脚分先后落地,先触及地面的脚是中枢脚;C、一脚落地又跳起这只脚并双脚同时落地,哪只脚都不能成为中枢脚。
(2)判定持球移动
确定中枢脚后,队员在传球或投篮中,可抬起中枢脚,但在球离手前不准落回地面;队员开始运球时,在球离手前不准提起中枢脚。哪只脚都不能作为中枢脚时,如队员传球或投篮,可抬起一脚或双脚,但在球离手前不准落回地面;如运球,在球离手前哪只脚都不可以抬起。
3、球回后场违例
(1)三个必备条件:A、控制球队才能出现球回后场;B、必须是控制球队使球从前场进入后场;C、必须是控制球队的队员在后场首先触球。
(2)球回后场违例的几种情况:队员从前场跳起,在空中直接从中圈跳球中获得控制球,并一脚或双脚落回后场;队员在前场跳起于空中获球后落在后场;队员从后场起跳,在空中接住同队队员从前场传来的球后落在前场;队员骑跨中线时接前场来球等等。
(3)不算球回后场违例的情况:被防守队员断回后场的球,可以被双方任一球队重新获得;运球队员在中线附近由后场向前场做后转身运球,即使身体接触了前场地面但球运在后场地面上,继续向前运球;在前场投篮出手后球弹回后场。
4、球出界与掷界外球违例
当球触及界外队员或任何其他人员、界线上或界线外的地面或任何物体、篮板的支柱或背面时即为球出界。
5、时间类的违例
(1)3秒违例:在比赛计时钟已经启动、某队在场上控制活球时,该队队员在对方限制区内不得停留超过连续3秒钟。队员在限制区内停留接近3秒时,可允许他向篮下运球投篮。连续投抢不受3秒规则限制。队员准备离开限制区时或当处于限制区内的队员正在做投篮动作且球正在离手或已离手时不算3秒违例。
(2)5秒违例:罚球队员在裁判员递交球后5秒没有投篮出手;掷界外球的队员在裁判员递交球后或已将球放在他可处理球的地点后5秒没有将球掷入场内;持球队员被严密防守,在5秒内没有传、投、滚或运球时。
3)8秒违例:进攻队员在后场控制活球时,该队没有在8秒内使球进入前场。
(4)24秒违例:当一名队员在场上控制一个活球时,该队必须在24秒内完成投篮。必须满足下列条件才构成一次投篮:
l 24秒装置鸣响之前球必须离手。
l 球离手后在24秒钟装置鸣响前必须触及篮圈。
当在24秒接近结束时投篮,球已离手在空中飞行时24秒钟装置鸣响,如球进入球篮,此球为投中。如果球触及篮圈但未进入球篮,球仍是活球,没有违例发生并且比赛不中断应继续进行。
下列情况24秒从中断处连续计算:球出界仍由原控制球队掷界外球;裁判员中止比赛以保护受伤队员。
6、干扰球违例
(1)在投篮的时候,当球在飞行中下落并完全在篮圈水平面上时,进攻或防守队员均不能触球。
(2)当球在球篮中时,防守队员不得触球或球篮。
(3)当球触及篮圈时,攻守队员都不得触及球篮或篮板,但可以触球。
进攻队员违例,投中无效;防守队员违例,球即使没中也要判攻方得分。
7、脚踢球与拳击球
故意踢球、用拳击球或用腿的任何部分拦阻球为违例,脚或腿偶然地碰球不算违例。
8、跳球----交替拥有
交替拥有规则是以掷球入界而不是以跳球来使球进入比赛的方法。
在非每半时和决胜期开始的跳球情况中,双方球队将交替在最靠近出现下一次跳球情况的地点掷球入界。在每半时或决胜期最初的跳球中未获得控制球的队应开始交替程序,将球判给该队在最靠近出现下一次跳球情况的地点掷球入界。当一名裁判员将球置于掷球入界队员可处理时,交替拥有程序开始,当传出的球触及一名界内队员或掷球入界队发生违例时结束。
(二)犯规及罚则
犯规是违反规则的行为,含有身体接触和违反体育道德的举止。犯规可分为侵人犯规和技术犯规。
宣判程序:鸣笛并做停表手势~用手势表明犯规队员的号码、犯规性质及罚则。
罚则:由对方掷界外球;如犯规队每节全队累计达4次后,罚球2次;如被侵犯队员在做投篮动作,投中2分或3分,加罚一次;不中则罚2次或3次。
身体接触问题:
1、接触的概念(规则第七十三条)
2、判断身体接触的基本原则:
l 规则的精神和意图以及坚持比赛完整的需要。
l 运用“有利/无利”概念中的一致性,裁判员不应企图靠不必要的打断比赛的流畅来处罚附带的身体接触,况且这样的接触没有给有责任的队员利益,也未置他的对方队员于不利。
l 在每场比赛中运用常识的一致性,在比赛中要记住有关队员的能力以及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l 在比赛控制和比赛流畅之间保持平衡的一致性,对于参与者们正想做什么以及宣判什么对比赛是正确的,要有一种“感觉”。
3、处理身体接触的原则:
l 每个队员都有责任尽量能避免发生身体接触。
l 每个队员都有权占据没有被对方队员占据的位置。
l 每一名跳起在空中的队员都有权落在自己起跳的位置,或落在起跳前未被对手占据的位置。
l 从背后来的身体接触不是正常的篮球比赛动作。在背后的队员通常要对身体接触负责。
l 发生了身体接触由造成身体接触的人负责。
规则对身体接触与侵人犯规的若干规定:
1、合法的防守位置:双脚以正常跨立姿势着地;面对对手;两臂向上伸直,两脚间的距离与身高成比例。
2、防守控制球队员和不控制球的队员:
(1)不控制球的队员和任何防守他的对手必须考虑时间和距离的因素,即都不能离对手太近。如果队员在上位时忽视了时间和距离的因素并发生身体接触,他应对接触负责。
(2)在防守控制球队员时,时间和距离的因素可置之不顾。
3、谁先到达某处,谁就有权通过:判断阻挡与撞人的主要依据。进攻队员头和肩部已越过对手并发生了接触,判防守阻挡;进攻队员以胸或肩撞在处于合法防守位置的对手的躯干部位,判进攻队员撞人犯规。
4、队员的位置与球的关系:双方队员为抢球而发生身体接触,宣判犯规时必须考虑双方队员距球的位置。如队员从对方队员的旁边或后面位置上去抢球,而对方已占据有利位置,发生身体接触,前者负责;如双方面对面均处于有利位置,发生身体接触可不予考虑,除非队员用臂、肩、臀或腿将对方推离。
5、垂直原则:队员对直接在他们上面的空间拥有权力。防守队员不能将双臂放在进攻队员上方,以阻止进攻队员垂直起跳和投篮;进攻队员不能斜着跳起而撞在处于合法防守的队员身上。
6、腾空的队员:从场上某处跳起在空中的队员有权不受对方妨碍再落到原地点上,也可落在场上另外在起跳时没有被对手占据的地点和从起跳点至落地点之间的直通路径。当对手已跳起在空中后,队员不得移至对手的路径上。
7、手测:当对手位于某队员的视野之外时,偶尔的触及是合法的。
8、合法掩护与非法掩护:掩护对手的队员在掩护时两脚着地未移动为合法掩护;掩护对手的队员在移动中进行掩护并与被掩护的队员发生身体接触为非法掩护。
几种特定犯规及其罚则:
1、技术犯规:队员或教练员及随队人员违反规则,漠视裁判员的劝告或有不正当、不道德的行为都将被视为技术犯规。技术犯规不包含身体接触。
罚则:竞赛中队员的技术犯规判给1次罚球和在中场掷界外球;竞赛休息期间所有人员的技术犯规均判给两次罚球;竞赛中球队席上的人员技术犯规,判给两罚一掷。
2、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依裁判员的判断,使用超出规则的精神和意图及不合理的动作进行比赛而造成的侵人犯规。裁判员应依据下列原则来判定:
l 如果一个队员不是以打球为目的而发生身体接触。
l 如果一个队员以打球为目的,但造成过度的身体接触。
l 如一名队员拉、打、踢或故意地推对方。
3、取消竞赛资格的犯规:任何技术犯规、侵人犯规十分恶劣的不道德行为。罚则为:两罚一掷。
4、双方犯规:双方队员同时犯规。比赛应以下列方式重新开始:
l 如双方犯规发生时,球投中有效,则由投中队对方在端线掷界外球。
l 双方犯规发生时若一队控制球或被判给球权,则由该队在离犯规发生最近处掷界外球。
l 若双方均未控制球或未判给球权,则进行交替拥有。
5、特殊情况下的犯规:几乎同时发生多起犯规,在此情况下的处理原则:登记犯规;罚则相同相互抵消跳球;必须分出犯规的先后次序,按次序进行罚球;后面如有新的罚则,前面罚则中的掷界外球权将被取消。
6、打架:在打架时,任何坐席人员离开球队席区域的界限应被取消竞赛资格,并登记教练员一次技术犯规,按教练员技术犯规进行处罚。
二、篮球竞赛裁判法
(一)裁判员的职责与权力
1、裁判员的组成:主裁判员、副裁判员、记录员、助理记录员、24秒计时员各1名。
2、主裁判员的职责与权力:
l 检查和认可所有用于比赛的器材。
l 指定正式比赛计时钟、24秒钟装置、秒表,并确认记录台人员。
l 在每节和决胜期的开始在中圈执行跳球。
1 在必要时有权停止比赛。
l 当球队经裁判员通知后如拒绝出场比赛或阻挠比赛进行时,裁判员有权宣布该队弃权。
l 在第2节、第4节和任何决胜期结束时,仔细核对记录表;或必要时核准比分。
l 在任何必要时或裁判员之间意见不一致时作最后决定。
l 有权决定规则所未提及到的事项。
l 竞赛开始前20min到达场开始行使权力,竞赛时间终了时权力结束。
(二)竞赛前的准备工作
1、开好准备会
2、做好准备活动
3、赛前准备:竞赛开始前20分钟进入场地,与记录台取得联系,检查竞赛设备,选择竞赛用球,观察球队练习情况,主裁判员宣布离竞赛开始还有3分钟。
(三)临场裁判员的名称及分工与配合
1、名称:执行裁判与配合裁判;前导裁判与追踪裁判。
2、两裁判员的工作原则:监控原则;捅进原则;寻找缝隙原则;保持移动原则。
3、追踪裁判员的主要职责
l 2分投篮和3分试投。
l 若某一队员投篮,球离手前,是否该节时间已到或发生了24秒违例。
l 篮圈水平面以上发生的情况,干涉得分和对球干扰。
l 篮板球情况,特别注意外线队员。
l 有球和无球掩护。
l 用手触摸对方。
l 低策应区,特别是弱侧。
l 不在前导裁判员附近的犯规。
l 带球走违例,接近前导裁判员及靠近球篮。
l 24秒钟装置。
l 当球不在其主要职责区域内时覆盖无球区域。
l 自己左侧的边线及中场线、球回后场。
l 8秒违例。
4、前导裁判员的主要职责
l 篮下发生的的情况。
l 中锋策应情况。
l 整个限制区内的活动。
l 掩护(绝大部分无球掩护)。
l 抢篮板球情况(抢篮板时推人)。
l 接近球篮的投篮情况。
l 自己左侧的边线及端线。
5、临场裁判员的分工与配合
(1)比赛开始时为裁判员的分工与配合
主裁判:鸣笛通知离比赛开始还有1分钟;与副裁判联系;进入圆圈抛球(不衔哨,抛球后不动,成为追踪裁判)。
副裁判:两脚骑跨中线站立(衔哨,做开表手势);与主裁判和记录台联系;观察违例及犯规;担任前导裁判。
(2)跳球时的分工与配合:中圈跳球与两个罚球圈跳球时的两种跑动路线一至。竞赛中宣判争球,应在宣判后换完位,由面对记录台的裁判员担任执行裁判。配合裁判总是担任前导裁判。
(3)半场的区域分工后配合:
l 前导裁判负责的区域:4、5区及队员在6区向篮下切入时;
l 追踪裁判负责的区域:1、2、3、5、6区
l 5区为共管区;
当球在追踪裁判的区域时,由追踪裁判负责观察球及球周围的情况,前导裁判观察无球区及3秒违例;当球在前导裁判的区域时,由前导裁判负责观察球及球周围的情况,追踪裁判观察无球区及3秒违例;当球在共管区时,两人共同观察。
裁判员的移动:追踪裁判的移动,向下不应超过罚球线的处长线,向前不应超过三分线,向内不应超过球场的中枢线,宣判时的距离应为3~5米;前导裁判的移动是沿着底线,面向球场迎着进攻方向,从他左侧的3分线至右侧的限制区底角。
裁判员的位置:位置选择的原则,看到攻守队员之间的缝隙和球周围的情况,两裁判员的视线始终“夹”着球和10名队员。
全场进攻时的移动:前导裁判员进攻方向的右侧跑在球的前面;追踪裁判员跟在进攻方向的左后方距球3~5米。
(4)裁判员所负责的线与掷界外球时的配合:
裁判员所负责的线:前导裁判员负责进攻方向右侧边线与前场的端线;追踪裁判员负责左侧边线与中线。
各种位置上掷界外球的配合:
后场掷界外球时,追踪裁判担任执行裁判;前场掷界外球时,只有在前场右侧边线从罚球线的延长线至端线的距离内和端线外掷界外球时,由前导裁判担任执行裁判,其余均由追踪裁判执行。
(5)投篮时的分工与配合:
当投篮的球在空中时,追踪裁判应负责观察球的飞行、攻守双方有无干扰球违例、球是否中篮;前导裁判负责观察篮下队员的肩部以下动作、有无犯规。在4区出现3分投篮时和快攻中出现3分投篮,前导裁判负责做出3分预投手势(协助追踪裁判)。
(6)宣判犯规时的配合:
当一名裁判员宣判犯规后,另一裁判员不要急于捡球,应先观察场上队员的行动并协助宣判裁判记住犯规队员号码及投篮的球是否中篮,然后再去拿球。
(7)罚球时的分工与配合:
执行裁判:进入罚球区,用手势表明罚球的次数;将球递交给罚球队员;退出罚球区做罚球次数的手势并默计5秒;观察罚球队员违例、中篮、干扰球等。
配合裁判:负责第2次罚球;负责观察限制区两侧队员的违例与犯规。
(8)暂停时的分工与配合:
暂停时,由靠近记录台的裁判员担任执行裁判。配合裁判持球站在暂停后竞赛重新开始的地点;如果暂停后需要罚球或跳球,应站在罚球区和应该跳球的圆圈内。
(9)宣判的程序:
宣判违例的程序:鸣笛并做出停表手势~违例类型手势~新的进攻方向(球出界直接指向新的进攻方向)。
宣判犯规的程序:鸣笛并做出停表手势(另一手臂和手掌斜下方伸出,掌心向下指向犯规队员腹部以下)~投篮有效无效手势(如属控制球队员犯规,迅速做出控制球队犯规手势)~向记录台宣告(投篮有效无效手势~犯规队员号码~犯规性质~新的进攻方向和罚则(控制球队犯规手势)。
宣判犯规、争球后裁判员换位的方法:宣判争球与犯规后两裁判员应互换位置,换位时沿右侧进行移动。跳球时,由换位后面向记录台的裁判员执行跳球;罚球时,由换位后的追踪裁判执行罚球。
(10)每半时终了和决胜期的分工与配合
追踪裁判重点观察场的投篮情况和投篮时有无犯规;前导裁判注意观察计时钟的时间。
(四)竞赛结束后的工作
主裁判审查记录表,副裁判、主裁判依次签字,裁判员的权力即告结束。
四、篮球竞赛的记录台工作
记录台人员包括记录员、助理记录员、计时员、24秒计时员各一人。
(一)计时员的工作方法
1、开动竞赛计时钟;
l 在跳球时球被跳球者合法拍击。
l 罚球不成功且球继续是活球,球触及场上一名队员。
l 掷界外球球触及了一名场内队员。
2、停止竞赛计时钟;
l 在一节或决胜期比赛时间终了。
l 当球是活球时一名裁判员鸣哨。
l 当球是活球时24秒钟装置信号响。
l 某队已请求暂停,对方队投篮得分。
l 在第四节或任何决胜期的最后两分钟内投篮得分。
(二)24秒计时员的工作方法
1、开动24秒装置。一旦队员在场上获得控制活球时,就启动或重新启动24秒钟装置。
2、停止24秒装置。一旦出现下列情况就停止或重新设置24秒钟装置:
1 当因犯规、跳球或违例裁判员鸣哨时,但不包括球出界判给原控制球队员掷界外球。
l 投篮球进入球篮。
l 投篮球触及篮圈。
l 由于控制球队对方的某些行动使比赛停止。
3、24秒连续计算。当原控制球的同一队由于如下的结果被判给掷界外球时,停止但不重新设置24秒钟装置:
l 球出界
l 双方犯规
l 任何因控制球队的原因引起的比赛停止
(三)记录员的工作方法
1、记录表的记录方法
(1)赛前应填写的部分;
(2)暂停的记录方法;
(3)犯规的记录方法;
(4)累积分的记录方法;
(5)每节结束时的记录方法
(6)竞赛结束后的记录方法。
2、宣告工作
(1)暂停的时机
1)球成球并停止竞赛计时钟时以及裁判员与记录台联系报告完犯规或违例之后;2)对方投篮得分,在对方投篮之前或之后要求了暂停;3)罚球中间发生犯规,在执行新罚则发球未进入竞赛状态时。
在正规的比赛时间内,每队可准予5次暂停。上半时的任何时间可准予2次暂停,下半时的任何时间可准予3次暂停,在每一决胜期的任何时间可准予1次暂停。未用过的暂停不得遗留给下一个半时或决胜期。
(2)换人的时机
1)某队请求暂停被允许后;2)宣判了犯规或争球后;3)违例后只有掷界外球的非违例队可要求替换队员;4)最未一次罚球成功后,只有罚球队员可以被替换;5)在比赛第四节最后两分钟或任何决胜期中对方投中得分而本方已请求替换时。
(四)助理记录员的工作方法
助理记录员坐在记录员旁边并协助其工作。他的职责是操作记录板装置以使实际得分、队员及两队犯规次数与记录表保持一致
打篮球时,什么算“夹球"犯规?详细点,谢了 在发一下基本篮球规则,详细的,比如违例什么的?
夹球即带球走违例,俗称走步,走步是篮球运动中的一种违例,中文规则一般称为带球走步违例。是指当队员在场上持着一个活球,其一脚或双脚超出规则所述的限制向任一方向非法移动。
中枢脚:判断是否走步(带球走)首先要判断运动员的中枢脚,正确判断中枢脚是判断走步的关健。
判罚的依据就是说根据什么来判定走步的,这当然是以国际篮协的篮球规则为判罚依据。
篮球规则中关于带球走的的规定共分三个分支:双脚站在地面、移动时、双脚都不是中枢脚时。每一分支又包含两个小点每条有两个小点,共有6条规则, 其中双脚站在地面时开始运球和移动时开始运球的规则相同。
开始运球:
1、有中枢脚,双脚站在地面上时,开始运球和移动时,在球出手之前中枢脚不得抬起。(开始运球和移动时的规则相同,我把它合并成一条规则)
2、无中枢脚时,在球出手之前哪只脚都不得抬起。
传球或投篮:
3、有中枢脚,队员可以跳(抬)起中枢脚,而非中枢脚可以继续留在地上,或者两只脚都离开地面(可以同时离开,也可以分开离开),在球出手前任意一脚不得落回地面。
扩展资料主要的违例行为有:
1、跳球违例
2、掷球入界违例
3、球出界违例
4、两次运球违例
5、携带球违例——俗称翻腕
6、带球走违例——俗称走步
7、3秒钟违例
8、5秒钟违例
百度百科——篮球规则
最新篮球比赛规则
篮球规则里,关于线的规则有好多,比如三分踩线算两分(三分线外起跳,投篮,落在三分线里,仍然算3分)
从界内踩界线:算出界(和足球不同,只要篮球及与它接触的一切物体(比如持球人、篮球架、观众……),没有接触到界外的地面,都算还没出界,不停秒,比赛继续,所以经常可以看到飞身救球的场面)
从界外踩界线:只要不踩进界内,都不算违例,这个在发球时比较多见
回场(全场比赛中才会出现,这里不多解释)
球碰到一个球员的衣服、头发,不算碰到他本人
篮球碰到篮板的背面,算出界,判给出界前最后碰到的一方的另一方
侵人犯规
打手:有点复杂,不是所有的打手都叫犯规
掩护犯规:初学者很容易无意中犯规
带球撞人:业余比赛,只要不是太过分的,一般很少吹
还有在对方投篮、抢篮板时都可能发生
争球 当两名或者多名不同队的队员各以单手或双手紧握篮球,如不采用粗作则不能获得球时,比赛中止,进行争球,一般就是石头剪刀布,判给赢的一方,下次再发生,轮换发球权
发球打球时间长了,一定碰到过这种事情,投篮后,球卡在篮筐上了,甚至,停在篮板上了,把球弄下来后,统统由防守方发球
5秒规则自裁判将球交予发球人起,5秒内,要将球掷出,掷给哪方都行(当然绝大多时候都是要给自己人啦,就算违例,也不主动给对方)
罚球只要在禁区内,不踩线,随你怎么罚,都不违例,所以NBA罚篮是中场表演时间
另外,加一个很多人误以为违例的合法现象:罚球是可以起跳的,但不能罚球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