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队国家队成员-中国足球国家队集体照
1.足球比赛每个队多少人
2.中国足球和亚洲其他强队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3.中国球员为何“一代不如一代”?
4.现在国家很重视足球青训,若干年之后国家队会给我们带来惊喜吗?
5.央视点评国足败日本的原因,不是基本功问题,也不是踢的有问题,是啥问题?
足球比赛每个队多少人
足球比赛每个队23人。
一支正规的足球队伍11名队员参加比赛,其余队员都是替补队员,由23名队员组成。一般而言,23名门将中有3个,前锋6-7个,中场5-6个,防守7-9个。当然,这个名额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练会根据对手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当今世界顶级的足球比赛有:世界杯,英超,意甲,德甲,西甲,法国。武磊是国内知名的球员。关于足球的由来,最早的一种足球源于中国,叫作“蹴鞠”,而现代足球则源于英格兰。
国际足球赛事,通常指由国际足联或各大洲足联举办或认可的不同国家代表队参赛的足球赛事,国家队层面的国际足球赛事主要有国际足联世界杯、欧洲足球锦标赛、欧洲国家联赛、美洲杯、亚洲杯、非洲国家杯、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金杯赛、大洋洲国家杯、国际足球友谊赛、奥运会足球赛等。
足球比赛的特点
1、整体性
足球运动的整体性特征是其竞技性质和比赛要求所决定。足球比赛是以每队11人上场参赛的集体球类项目,场上11人虽位置、职责、分工不同,但必须按照既定的战术策略和要求协同一致,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作到目标、思想、行动“三统一”攻则全动,守则全防,只有形成整体的攻守,队伍才有战斗力,才能取得比赛的主动权。
2、对抗性
技术、战术、身体、心理等因素的综合对抗和全面较量是现今足球比赛的显著特征。以控球权的争夺为焦点,足球比赛始终贯穿着进攻与防守,制约与反制约,限制与反限制的激烈对抗。据统计,高水平足球比赛双方攻守转换接近300次,一半以上的技术动作是在强对抗条件下运用或完成的,冲撞抢位、贴身紧逼、倒地铲断、高空争顶等各种形式的对抗越来越多,越来越激烈。
中国足球和亚洲其他强队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中国足球的土壤上结不出好果实
中国足球的负面问题有很多很多,不用笔者说,大家也能“如数家珍”地讲上几条:黑哨、假球、球员素质差、圈内一片乌烟瘴气、一切都是为了钱等等。如果是稍微跑过足球的,对足球圈有所接触的记者同志那就更是能讲上几天几夜不带停的!既然中国足球有这么多的问题,我们为何还要期待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的国家队还能打出好成绩呢?《真心英雄》当中唱的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中国足球在这个贫瘠却还不断有人拔苗助长的土地上,怎么可能结出好的果实呢?就算是有主场之利,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照顾,临时多浇一点水,多上一点肥,多几个人用手护着它成长(中国足球在这种“呵护”下长势还算不错),但一旦主场之利没有了,裁判不再向着我们了,多出来的水、肥料和保护它的手都撤开了,中国足球就表现出了它原有的“弱不禁风”,在日本队如行云流水的配合以及如制导导弹般精确的定位球攻击下,立刻招架不住了。
上帝给了中国人借口
这一次上帝给了爱找借口的中国人一个很好的借口:日本队的第二个进球其实是手球,让中国人有充足的理由认为自己是冤枉的!他们赛后痛骂科威特裁判的种种不是,鄙视不敢承认自己手球的中田浩二,甚至用矿泉水瓶砸向日本球迷。但这都是无济于事的,国足主要还是输在技不如人上,客观地讲,日本队第二个球,中村俊辅罚的角球位置极佳,中国队守门员刘云飞判断失误,后点完全让给了日本队的包抄队员,与其说是中田用手打进的,还不如说是中村罚出的球砸在他身上进去的,说的夸张一点,当时就算是放一个电线杆子在那,中国队还是难逃一劫,这个球怎么都是日本队的,中国队根本抢不到,只不过中田的进球方式让人无法接受,送到嘴边的肉却不用正常的方式吃进去,这个违背“常理”的吃法让中国队很气愤,但那块肉终究还是日本队的,中国队再怎么说都是没有用的。
中日足球的比较
说得大一点,足球其实就是经济实力的比拼。在国内,足球发达的地区基本都是沿海发达城市。西部足球除了四川在并入“实德系”后才得以苦苦支撑,重庆队在买了云南的“中超壳”保住自己的中超地位外,已经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了。在国际上,也是如此,足球发达的国家基本都在欧洲,欧洲也是世界足球的核心。巴西和阿根廷球员也需到欧洲联赛锻炼后才能更加成熟。经济决定足球的最好例子在西亚,以沙特为代表的“石油足球”迅速成长,94年世界杯沙特队更是一举杀入16强!为亚洲足球增光。
中国经济的整体状况虽说不错,近些年发展很快,但终究跟日本比起来还是有差距。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两国足球的差距。日本的J联赛早就通过高价买入国际知名的过气球星提升本国联赛的知名度和整体水平。日本足球也拿出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足球发展方案,他们注重“请进来”和“走出去”,请高水平外援的同时,还不惜自己倒贴钱把自己的球员送出去踢球,年轻的孩子们很多都可以到巴西等足球发达国家学习。我们中国足球也曾经派出过健力宝队,但在那个时候,日本同样性质和类型的留洋球队在巴西却数都数不过来。日本人利用他们精打细算的能力很切合本国实际地在发展他们的足球。与此同时,中国足球却在低水平上徘徊不前,时不时地还闹点儿“渝沈之战”、“龚建平黑哨”等不光彩的事。这是中国足球的中层和下层,而上层呢?王俊生走了之后来了个“语不惊人不休”的阎世铎。阎头儿走到哪里都是讲话落地有声,以他那男中音的嗓音为中国足球定下了一个又一个“宏伟”又似乎“合情合理”的目标。比如2002年世界杯,阎头儿提出了“进一球,平一场,胜一场”的“三步走”策略,本以为进一球这个底线很容易完成,但却最终却只能光着屁股回来。在此之前,阎头儿为了给中国队创造良好的冲击世界杯氛围,让各支中超球队能放开手脚,不必为了升降级而牵扯精力,“毅然决然”地停止了国内联赛的升降级制度,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绝无仅有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升降级的最后一年各支甲B队伍为了能升入甲A而削尖了脑袋往里挤,场上踢不过就场下解决。一时间“黑哨”、“假球”之风甚嚣尘上。龚建平也是这个时期被推上了历史的舞台,四川绵阳还因故意放水而被勒令降级,最终中国足协快刀斩乱麻,决定当年甲B升甲A只有上海1支队伍。中国足协这一系列急功近利的做法严重搅乱了中国足球本来就不快的发展步伐。可以说我们在很多问题上目光太短浅,阎头儿的任期就只有4年,他为了不“白干”4年,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拿出了一个又一个“短期可行”、“见效”也快的方针政策,如果这次中国队夺冠,那他可就谓“功德圆满”了。带着这样的“政绩”离任,他的“仕途”自然不可限量。
谈完了中日两国的球队以及上层的俱乐部和足协,我们再来说说中日两国的球员。日本的足球运动员普遍学历比较高,他们很多都是大学生,即使不是大学生也至少是高中生,平时的功课以都比较扎实。所以他们理解教练的意图一般都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因为他们的文化素质比较过硬。而中国的球员们呢?一般也就初中文化,甚至有的初中都没毕业,中国足球的一般都是小时候学习不太好,没事爱踢球的孩子才有希望去学习足球,要不就是他们的父母有干足球相关工作的。中国大多数的足校对于文化课都非常漠视,认为孩子只要认字,会算个数就行了,其它太多的东西没有必要学习。殊不知正是在这种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才能学会怎么用脑子,怎么思考问题,怎么去问为什么。忽视了文化学习的足球运动员以后在听教练讲解战术打法的时候就很难听得懂。据说,当年霍顿执教中国队的时候,中国队的队员们都感慨霍顿的课讲得特别好,长这么大从来没听过这么好的足球课,可话又说回来了,讲得好能代表队员们听得懂吗?他们能理解教练讲课的中心思想吗?从实际的训练来看,他们没有,很多队员不理解霍顿坚持的平行站位问题,据传,霍顿为了让队员们知道怎么才叫平行站位,竟然拉出了一条绳子,把队员们拴在一起,防止他们乱跑,这样的训练方式,您在哪里听说过?换句话说,跟聪明的,理解力能达到一般人水平的人,用得着这样用绳子吗?国足队员们的素质由此可见一斑。文化素质不高自然就不会有什么高雅的生活方式,“泡吧”、“夜不归宿”、甚至“”这样的事情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据笔者一个朋友说,他有一次在飞机上碰到了两个来自深圳队的国脚,他们两人的对话当中满是脏字,有时候一句话中竟然能有五六个脏字,您说他们的素质怎么样呢?
这样的的足球大环境,这样的足球上层,这样的球员,我们还能指望他们创造什么奇迹吗?就算是“老天不长眼”,中国队懵了一个冠军,那带来的后果只能是肯定现有的足球现状和体制,掩盖所有的负面问题,带给中国足球的也将是“回光返照”后一般的寂静。
中国球员为何“一代不如一代”?
中国足球球员一代不如一代,有很多原因,希望克服困难,有好的结果。
第一,谈到中国足球所出现的问题,徐亮首先认为是在足球培养体制上:“我个人理解的为什么国足的水平达不到以前的水准。首先是我们1981年以前的这一波,我从小还是在体制内,免吃住、免训练费,所有的一切都是免费的,从2001年开始就没有这个所谓的进队这么一说,全叫私自班。由于在1992年红山口会议之后,足球这个项目彻底进入市场化,1994年进入职业联赛,说实话咱们亚洲赢过韩国、日本、伊朗,这些咱都赢过,所有人的目标包括展望,都是能够冲进世界杯,2002年我们确实冲进世界杯了。
第二,首先第一点,从整个的足球体制上,有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随后,徐亮谈到了球员培养的问题,“紧接着就是球员,我们那个年代在良好传承下,队员们所谓的职业精神,有好的职业传承,在这样好的足球传承下,一代一代出来的球员,骨子里有拼劲、有干劲,你踢成什么样很重要。你要是说能力有限,那你是不可能被入选的,教练也不敢让你上场,因为没人愿意拿主教练的位置去开玩笑,所以那会很少有去扯些乱七八糟的,很少。
第三,教练也懂得主体在哪,所以更多的是人才的培养,后来为什么说足球一代不如一代,就在这里,因为没有了传承,没有了精英的培养,没有优秀的教练进入基层,我们一步一步走过来,就是这样的结果。”
中国足协主席,足球分管负责人已经换了多少届了,专业足球运动员出身的有几个?当然这也与足球人才少有关,但矮子里面选高的,我认为专业的还是比外行人要好,为什么不给那些有能力有水平的专业人士机会呢?每一任足协除了喊的口号基本一致外,对足球都会有不同的理念,都会有不同的想法,难以从实质上延续发展,经常干了一半推倒重来,接着继续恶性循环在中国踢球太难了,场地没有,学校不支持,体系没建立,这样的教育资源你让孩子们怎么热爱足球?以前的中国足球好歹还有好几个在一级联赛中效力的球员,现在直接就没有了,普通家庭培养一个足球运动员太难。人才选拔制度的不完善,想想看从十几亿人中竟然选不出一个亚洲一流的足球队这是多么的可怕欧洲大部分国家的足球运动员都是一些贫困家庭出来的,但是国足大部分都是一些比较有钱家的孩子,首先在吃苦耐劳这一点肯定是不如还没出生的运动员。网上还留过一张图,别的国家都是好几个孩子在踢一个足球,而中国孩子在踢足球时都是人手一个用手来打中国足球水平不行,却在假赌黑上做的腥风水起。有点能力的球员,因为不给走后门,不踢假球,反而得不到机会被埋没,那些水平一般,家里有钱的反而进了国家队。严肃足球纪律加强监管势在必行中国对于国足的资金投入量特别大,从里皮的年薪就能看出,但是这样只会造成物极必反。国家对于足球非常的重视,先不说教练换了多少个国内的国外的知名教练都换过,足球运动员不论成绩与否,薪资都固定不变,赢了还会有更多的奖金,出工不出力照样赚的盆满钵满,球员早就被金钱腐蚀,缺少了体育精神,谁还给你卖命呢中国足球没有愿意去做那个“前人栽树”,每个球员都是为了俱乐部的荣誉去争,可是忽略了国家队的成绩,女排,乒乓球又或者现在的篮球,它们有着顽强拼搏的精神。而且有着一代接一代的领导者,前赴后继的维系着传承,可是国足没有,不仅仅丧失了精神而且就快要断掉传承,这也是从小的教育基础,并没有打好。
现在国家很重视足球青训,若干年之后国家队会给我们带来惊喜吗?
现在的中国不能说是十分重视中国足球青训,但如果横向对比,如今的中国青训比往年要好太多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球员正在国外联赛的出人头地,而且中国国字号的足球梯队体系也逐步建立起来了,比如U19、U20等等。
现在中超越来越吸引国外五大联赛球员加盟,中外的差距会让国内更加努力培养青年有生力量军。现在国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基础设备设施越来越齐全,如今的孩子们踢球的场地再也不是泥土低水泥地。
一直以来国足都背负了太多的骂名,技不如人是一方面,青黄不接也是一方面。但总得来说,的确是越变越好。以“外出留学”的武磊为例,他就是出自国内青训大师徐根宝手中。如今的中国越来越多的徐根宝正在基层发掘着足球千里马。
若干年后国足的水准会不会有所提升我也不知道,将来的事又有谁知道呢?时间会检测一切的。如果中国的这种应试教育再不改变的话,可能还是白搭。中国的梅西正在为高考日夜操劳,中国的c罗正被父母看着写作业,现在的万事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再也行不通了,中国不光需要高科技人才,也需要在工地卖力气的劳苦人民,足球也不列外。当然了,我还是希望若干年以后国足能站在世界顶尖行列,迎面挑战并战胜如巴西德国等各大足球强国,谁不希望中国越变越好呢?
央视点评国足败日本的原因,不是基本功问题,也不是踢的有问题,是啥问题?
国足零比二输给了日本,用黄健翔的话来说,这是国足整个十二强赛输得最服气的一场比赛吧。整场比赛看下来,基本上国足没有一次有意义的进攻,妥妥的实力碾压。就整场比赛来说,个人觉得真的没什么可聊的东西。
中国足球的问题但是不说点什么,又觉得放不下。看了一下网友的评论,就着这些评论和朋友们聊一聊中国足球的问题。很多人在评论区里面说:中国足球踢得非常臭,国足这么菜,但他们挣的钱却不少。关于这一点呢,其实我也认同。
实力和收入不成正比确实是你的实力和你的收入不成正比,球迷骂街也是很正常的。但是这个事儿,换个角度来看,你说中国足球踢得这么臭,但是却能大把、大把的挣钱,那你为什么不去踢球呢?你为什么不愿意让你的孩子去踢球呢?
走后门、托关系、任人唯亲这其实就是中国足球几十年来一直存在的一个巨大的问题。从国家队的层面来说,早年间中国国家队出了一个叫蔚少辉的人,一个国家队的领队就可以掌控国家队入选资格,他绝对不是第一个人,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人。从整个中国足球来看,走后门、托关系、任人唯亲这种事儿比比皆是,这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其实不光是足球,整个体育圈儿、甚至很多圈子,这种事儿还少吗?
选拔制度再往大了说,放下这些背后的交易,中国足球对于中国足球、对于人才的选拔本身就有问题。我们还保持着过去那种体校制的选拔机制,一个教练下去选球员,一看到这孩子,他这孩子还不错,身高、体质、胳膊腿都灵活还不错,那就你了,你来踢球吧,那从此这个孩子就开始了他的足球人生。
而其他的孩子并不是没有天分,也不是他们不喜欢踢球,只是因为这个教练没有选择他,他就从此告别了足球。不是中国的孩子不喜欢踢足球,是他们没有机会踢足球,也不是说中国人踢不好球,什么基因论、身体论等等,纯属是胡说八道。
什么时候能够让中国的孩子自由自在的踢球,中国足球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希望?从我们现在的选拔制度,就能看出我们现在足球普及程度。说到这个足球普及程度呢,也能回答另外一些网友提及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很多人说了中国十四亿人,难道就选不出十一个踢球踢得好的人吗?中国是有十四亿人口,这个没有错,但是中国常年踢球的孩子能有多少呢?在足球注册的球员又有多少呢?
说个数字,可能很多朋友都不敢相信,从2000年到2015年这十五年间,整个中国常年踢球的孩子一共只有五千人,甚至不到五千人。日本是六十万,就单单这个数字你就注定了肯定会失败。人家六十万选出一个亚洲一流、世界二流的水平,你是五千人,你只能是现在的这样的水平。